的山崖夹层的绝壁,高高隆起一直进去,里面供着观音大士。进入岩洞口,如张开的巨口,其中宽敞平坦,整洁明亮,洞顶的岩石上倒写着“南来兹穴”四个大字,是四川杨芳的手笔。〔洞口外又有题着诗的石碑。〕洞内排列着的神位很多,后边通有两个石窍,一南一北,穿过山腹向西进去,都是小得像刀挖出的孔洞。先由南边的石窍进去,里边忽然弯然隆起,高高弯曲着竖直裂开。西边又有个洞口穿透到山的西面,其中高深幽远,里面陈列着三清的巨像。从后洞口越过石门槛出来,西边面临绝谷,遥望西南方群峰回绕开去,延伸得很广。由洞口侧边往右穿过峡谷中的石窍下来,又有个洞,洞口向西。洞内不高却宽,有一根石柱悬在中央,神像杂乱地放着’呈环形背靠石柱,柱后有个洞穴,就是前洞通着的靠北的石窍了。这才知道了这座山弯弯转转穿透山腹,中间是空心的,外边四通八达,八面玲珑,就是在桂林诸洞中也不多见了。由洞口内左侧沿着岩壁往上走,洞横成南北向,洞势愈加高高隆起。洞顶有五个挖空的洞穴,抬头去望它们,仿佛明星在一同闪耀。它下方东面张开一条峡谷,往前直达僧人的住处,安了门下了门门,不能通行。稍向南走,往西转下峡谷,又向西钻出一个洞口,前边也是下临西面的壑谷。由洞口向左转进去,那里边下坠成峡,一直迸裂到东面的洞底,深峻不能下去。由峡上抓着石崖钻到侧边,又向南出了一个洞口。这个洞口向南,前方有座小峰分支耸起,与主峰并立形成山坳。由它们之间攀着山崖踩着岩石,径直登上立鱼山的峰顶。原来这个洞穿透了山腹,东面开有两个洞口,西面开了三个洞口,南面开有一个洞口,山顶高悬并斜向裂开之处,又有十多个洞穴,有宽有窄而包含了无穷的趣味,曲曲折折而境界幽深却不闭塞,真正是奇异的地方啊!又经由诸洞辗转出了前洞,从洞口右侧沿石阶向南上走,在僧房中少许休息一下。往东俯瞰山下,有水塘积了一片水,中间下洼而浸入地里,不知从哪里流出去;它东北相对的山,就是马鞍山的西北麓,仙奕岩在那里;它东南相对的山,是马鞍山西南的支峰,又有个寿星岩在那里。遥望它的后面,重重岩石回绕环复在马鞍山腹地,不是一眼可以观尽的。此时已是太阳西下之时,雨又连绵不绝地下起来,我想再去问候静闻,连同仙奕岩全都留着日后来游。下山走一里,再渡江到南门,又往东北行三里,带上豆子蔬菜来到天妃殿,可静闻与和尚交相伤害我更加厉害;想用钱赎回被盖,而主事的和尚又躲避起来不马上来。我只好不理会返回来,急忙进城,城门已将要下门门了。在昏黑中来到寓所,没吃到晚餐便躺下了。
十九日凌晨便起床,雨势非常大,早早出了北门观看集市,可街道中雨水溢成了沟渠,集市没有全部聚集起来。上午回到寓所吃饭。计划留下些钱、米、绿豆,命令顾仆前去送给静闻,可静闻已经来到了。他的病仍未痊愈,但被盖包袱之类都丢弃在天妃庙,只身前来,。我暗中嘱托寓所的主人,同顾仆留下住在这里。我于是带上行李出了西南门,找到一艘去沙弓的小船,便搭乘此船,但同船的人都要明天早晨才动身,竟然住宿在沙滩边。
二十日等候诸位上路的人,上午才开船。沿城西往北溯柳江而行,经过西门,城墙稍向内退进去,竟然不濒临江流。江的西岸上,鹅山亭亭玉立,独立在旷野中,好像是标杆一样。再往北,江东岸仍有很多茅草编成俯瞰江水的人家,茅屋下方的水边,载稻谷的船鳞次栉比,全是带着稻梗捆成束的,许多妇女就在水边称了卖,都是从柳城、融县顺流而下的船。又向北行船二十里,晚上停泊在古陵堡,在江西岸。
自柳州府往西北行,两岸的山土山石山间隔着出现,土山透巡之间,忽然有石峰数十座,挺立成队,陡峭峻削,森然罗列,或隐或现。所不同于阳朔、桂林的地方是那里四面环顾都是石峰,无一处土山相杂;此地即如同锥子装在囊中,仍然觉得有脱颖而出的奇异之处罢了。
沿柳江往西北上行,两岸有许多森然削立的岩石,虽然岩石不挡在关口上,河滩没有倒立成壑谷,却有芙蓉出秀水的姿态,不像阳朔的江中全是回亘的山崖突起的壑谷绝壁,也不像洛容的江中全是高悬的河滩荒凉的沙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