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二十四(4/6)

东面,又在南面围抱成深谷,好似另辟出一个山色翠微的世界。那以下旋转着向西而去,山谷口石崖交错,不能窥见了。

又从前洞下山,沿着山往北行。一里,经过穆窑,问知犀牛洞在麒麟村,于是过石桥往东北行。三里,走到麒麟村。原来此村在那勒东面三里,三个村庄像鼎足一样,而穆窑稍偏南些。假使那勒人马上指引到这里,从哪里能走向那里找到穿岩呢?麒麟村的人指点犀牛洞在北山的东峰之上,相距只有一里左右而已。来到山下,找不到路。听到岩洞下有伐木声,拨开荆棘抓着刺丛,呼唤他不答应,找他又见不到,只好又出到大路旁。此时已过正午,虽与船夫约好到中午就返船,但即便是船离时就肚中空空,也全然不顾,希望一下子找到岩洞。可询问过路人,竟然无人知道。以为还在山北面,就绕到山的东北隅,沿大道走。道路西北全是石峰。二里,见有条岔道转向北,且有烧火的痕迹在这里。当初,麒麟村的人说:“走到山下有火烧的痕迹之处,就是上登岩洞的路。”我以为这里必定是了,尽力跌跌撞撞往前赶,于是向北走入山间峡谷中。这个峡谷两旁山峰攒聚石崖层叠,中间的山沟又平又直,有马车路。顺着路走一里多,见路旁有四五辆停着的车,山麓上放有几头牛,有几个人分散在山崖上打柴。问遍这几人,都不知有岩洞。原来他们都来自远处的村庄,边放牧边打柴,用车装载木柴。过了此地,马车路渐渐隐没了。又深入一里,峡谷转向东,四面眺望重重山崖,全都悬绝无路,而西边的山崖尤为峻峭。正在徘徊之间,有个背着竹子从深树丛中出来的人,远远呼叫着问他,他摇手说:“错了!”问:“岩洞在哪里?”答:“可随我出去。”跟随他出来,走到先前停车之处,细细问他,此人也茫然不知,只是认为这里边路断了,所以把我叫出来罢了。我于是离开他重新走进去,走到山北麓,又走到山东麓,共走二里,峡谷环绕成山坞,中央平坦得如同磨刀石,可四面山崖回绕险峰横亘,深树丛林密蔽,道路终于断了。然而山坞中又有停着车子放牛打柴的人,他们也同先前的人一样不知岩洞在何处。我在丛莽荆棘中出没,搜寻小径,始终不能找到,这才怅怅不乐地走出峡谷。我观察这个峡谷,从外边走去既已很深,中间弯弯曲曲也很深邃,上有飞石,四旁没有其他路径,也是一处胜境。从这里向东越过山脊,估计就是乘船走过的地方。东岸有个地方山洞重重叠叠,只是山崖高悬路径堵塞,无从落脚。虽然它的核心部分没有穷究,但枝干已经剔出来了,也不辜负我跋涉一番了。共走五里,仍向西南来到麒麟村北的大路旁,望见前方隔着土陇之处有一圈烧火的痕迹,急忙赶过去,见火烧痕迹间有条小路,一直赶到先前寻找伐木声的地方,但见石崖环绕丛林相隔,一时之间没找到罢了,我以为此地必是无疑了。此时已是下午,虽然肚中饿极了,心想此洞必定不能错失,越加鼓足勇气一往直前,攀险崖,经过成丛的茅草。不过山崖悬绝之处,都有石头支着作为梯子;茅草的深处,都有脚踩的痕迹覆盖在地上,并不怀疑走错道了。于是越上越远,西望南垂横亘的山脊,攒聚的石峰森森而立,已高出在群峰之上;东望南突回绕的山峰,孤绝的悬崖兀立着,将与峰顶齐平,只有一条小径向北上登。二里,翻越高峰之顶,以为这个岩洞应当从峰上走,想不到路又越过峰顶往北下岭,再下瞰北面的山坞,就是先前误入的峡谷中所说的“重重山崖悬绝之处”了。既深入到它的隐秘之处,又高高越过了它的峰顶,我寻找岩洞也算不遗余力了。然而小路越来越小,往西下到岭坳,终于成了满是茅草荆棘地势下洼的峡谷,密蔽不可行。依然攀着下坠了很久,仍找不到路。再走一里,仍沿原路向南越过高高的峰顶。又行二里,下到火烧痕迹之间,见石缝中又有一条路向着东面的峡谷上去,这条小径正是通到兀立孤绝的悬崖之下,这才与麒麟村的人指的路好像符节一样相合。于是明白了路径近在咫尺,却绕弯子自己走迷了路,三次走错三次返回来但最终找到了它,不能说是与山中灵秀的景色无缘了。但日色渐渐西下,连忙望着悬崖上登,高悬的石瞪十分陡峻。翻越了半里,立即抵达孤悬山崖的北面。才知这座悬崖回绕耸立在高峰之间,从东转向西,有如独角在中间突起“犀牛”的名字是因为这个原因。悬崖北面有一条山脊,北边连着高峰,与东面山崖转折处相对。山脊上一块巨石巍然矗立,好像把守关口的猛兽,与独角并立并支撑着它的侧旁。巨石从中裂开一个竖穴,里面嵌着一个石圭,高一丈多,两旁都有巨石恭谨地夹住它;而上方又覆盖着它,好像是人挖空洞后放置在其中的样子。石圭的颜色是储红色,与整座山的岩石完全不同,很像禹陵的定石,但此处外边却有巨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