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祠之后,即潭中之水捣入石门处,其门南向,甚高,望其中崆峒,莫须浮筏以进,不能竟入也。久之,仍从神祠东北出平畴,见有北趋路,从之,意可得大道入郡。
既乃愈北,始知为独山、怀远道。欲转步,忽见西山下有潭,渊然直逼石崖,崖南有穴,则前北向入门之流,又透此而出也。
〔计所穿山腹中,亦不甚遥,若溯流入,当可抵水声甚沸处。〕余欲溯流而入,时日已西昃,而足甚艰,遂从潭上东向觅畦而行。半里,将抵一村,忽坠坑而下,则前潭中之水北流南转,遂散为平溪,潆村南而东去。其水甚阔,而深不及尺,导者负而渡。渡溪,遇妇人,询去郡路几许,知犹二十里也。东北上崇涯,遂东出村前,有小路当从东南,导者循大路趋东北,盖西北有大村,乃郡中趋怀远大道。
知其非是,乃下坡走乱畦中,既渐失路,畦水纵横,踯躅者五六里。遇二人从南来,询之,曰:“大道尚在北。”复莽行二里,乃得大道,直东向行。询之途人,曰:“去城尚十里。”返顾日色尚高,乃缓步而东。其道甚坦,五里,渐陟陂陀,路两旁又多眢yuān井无水的枯井坠穴,〔与太平一辙。〕于是闻水声淙淙,则石壑或断或连,水走其底,人越其上,或架石为桥,俯瞰底水,所坠不一道,而皆不甚巨。
盖小观之水出洞为溪,散衍诸畦洫中,此其余沥,穿地峡而北泄于龙江者也。又东二里,逾冈而下,复得石壑,或断或连,水散溜其下,与前桥同。此乃彭岭桥之水,自九龙来,亦散衍畦洫xù水渠,故余沥穿峡而北,泄者亦无几也。
又东一里半,有庵峙路北,为西道。堂前有塘甚深衍,龙溪细流从东来注,而西北不见其所泄。
又东一里,为西门街口,乃南越龙溪,循溪南东行,过山谷祠之后,又半里而抵香山寺,已昏黑矣。
问冯使,犹未归也。暑甚,亟浴于盆而卧。
译文
十八日天色特别晴朗。在龙隐洞吃早饭。僧人净庵领路,由山北登蚌蛇洞,借宿的两人同行。下山后,再在龙隐佩吃饭,同那两人沿南山的北麓往西行二里,穿过山侧向南出来,又沿山南往西行一里多,走过龙潭。又向西一里,渡过向北流的小溪,向南进入张丹霞墓洞。于是向东北走五里,返回香山寺吃饭。又命令一个人肩扛铺盖,跟随着由西门进城,由北门出城,渡过龙江,向北沿会仙山西麓行一里,向东上山又是一里,游雪花洞。又走一里多,登上山顶。这天晚上住宿在雪花洞。那人告辞走了,约好明天来。十九日五更时听见雨声,到拂晓时便停了。等扛行李的人不见来,又独自走去探了深井岩,又跟随书生鲍心赤从雪花洞东面的山坳下,去游百子岩。仍上山到雪花寺吃饭。有山下卧云阁的僧人来到,于是恳求他领路去游中观、东阁诸处胜景,一起肩扛铺盖下来二里放在卧云阁中。于是带上火把游了中观、东观、丹流阁、白云洞,在卧云阁中吃午餐。下午,返回香山寺。
二十日进城等候冯润,还未归来。仍出城游览西竺寺、黄山谷祠。
二十一日、二十二日都有雨,我坐在香山寺中。到天黑时,风雨大作,彻夜不止。这天先前随行的五个人,都住在南山的龙隐庵,还时时派一个人来侍候我。到天黑时,忽然有人说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在洞中诱拐牧牛的儿童,扼住儿童的喉咙要挟持走。村里人来向我诉说,我本来就疑心,他们这些人我走他们也走,我停下来他们也停下,似乎不是正派人;然而时时跟随游览,险途相扶,那意思十分殷勤,又似乎不是要谋害我的人。心中惴惴不安,不能测知深浅。二十三日雨仍时下时停。这天是清明节,行路人的神魂欲断,可沽酒的杏花村将在何处呢?〔此处的桃、杏都在腊月中开花谢落。〕下午,冯指挥使的母亲用酒菜款待,我得知她的儿子归来还无定期,怅怅不乐,喝了闷酒便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