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龙山,在城东北四十里。者继荣叛时,结营其上为巢窟,官兵攻围久之,内溃而破。今其上尚有二隘门。
二十日雨阻逆旅。
罗平在曲靖府东南二百余里,旧名罗雄,亦土州也。万历十三年,土酋者继荣作,都御史刘世曾奉命征讨,临元
文作率万人由师宗
,夹攻平之,改为罗平。明年,继荣目把董仲文等复叛,羁知州何倓。文作以计
之,复率兵由师宗
,讨平之。今逐为迤东要地。
罗平州城西倚白蜡山下,东南六十里为罗庄山,东北四十里为束龙山。
十九日坐雨逆旅,阅《广西府志》。
从此遂转而北行坞中。
坞中时有土冈自西界东走,又有石峰自东界西突。路依西界北行,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州,磅礡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过兴哆啰北,一重土冈东走,即有一重小
随之。想土冈之东,有溪北注,以受此诸
。数涉
逾冈,北五里,望西山
有寨,聚居颇众,此儸儸寨也。又北二里,有池在东冈之下,又北二里,有池在西冈之下,皆冈坞环转,中洼而成者。
十里,有村在北山之下,曰发近德。
一里,北隘门,有岐直北过岭者,为发郎
,其岭即自西界磨盘山转而东行者。板桥大
,从岭南东转东北向行。
其南开大坞,西南即白蜡,东南即大堡营山。大堡营之南,一支西转,卓起一峰,特立于是村之南,为正案。其南则石峰参差遥列,即昨兴哆啰所望东南界山也。又东,屡有小
南去,渡之。东五里,有石峰突兀当关。北界即磨盘东转之山,南界即大堡山诸石峰,相凑成峡,而石峰当其中,若蹲虎然。由其东南腋行,南界石山森森成队南去
而去者耶?又上东冈,二里逾冈。又东下一里,行坞中者三里,有小自西北向东南,至是始遇明
之涧,有小桥跨之。既度,涧从东南去,路复东上冈。三里,逾冈之东,始见东坞大辟,自南而北。东界则遥峰森峭,《志》称罗庄山。骈立东南;西界则崇巚巍峨,《志》称白蜡山。屏峙西北。东北又有一山,土人称为束龙山。横排于两界缺
,而犹远不睹罗平城,近莫见兴哆啰也。
州城砖甃颇整。州治在东门内,俱民,惟东门外颇成阛阓。 西南二门,为贼首官霸、仲家巢,在正南八十里乌鲁河师宗界。阿吉儸儸,在州西南七十里偏南大山下。二寇不时劫掠,民不能居。
罗庄山,在城东南六十里。其山参差森列,下多卓锥笋之岫,粤西石山之发轫开始也。
罗平州正西与滇省对,正东与广西思恩府对,正北与平彝卫对,正南与广西府永安哨对。
有自白蜡麓龙潭
,名鲁彝河,东环城,南
鲁彝桥,而东
地
。其北有分
小
亦如之。此内界之
也。其西有蛇场河,自州西南环州东北,抵江底河,俱在白蜡、束龙二山外。其东南有盘江,自师宗东北
境,东南抵八达,俱在罗庄山外。此外界之
也。
兴哆啰即在山下,以岭峻不能下瞰耳。
市新榛、薰
葼还杨店,而雨濛濛复至。
二十一日亦雨阻逆旅。
时有杨婿姜渭滨者,荆州人,赘此三载矣,颇读书,知青乌术,询以盘江曲折,能随而对,似有可据者。先是余过南门桥,有老者巾服而踞桥坐,见余过,拉之俱坐。予知其为土人,因讯以盘江,彼茫然也。彼又执一人代讯,其人谓由澂江返天上,可笑也。渭滨言:“盘江南自广西府
东北师宗界,
罗平之东南隅罗庄山外,抵八达彝寨会江底河,经
泽、河格、
吉、兴龙、那贡,至坝楼为坝楼江,遂东南下田州。不北至黄土坝,亦不至普安州。”第坝楼诸
与普安界亦相
错,是南盘亦经普安之东南界,特未尝与东北之北盘合耳。
越桥北,始有夹路之居。又北半里,有自西而东注,其
不及鲁彝之半,即从上
分来,亦东里余而灭,亦一石梁跨之。二
同
于西门外白蜡山麓龙潭中,分
城东南而各坠地
,亦一奇也。桥之南,始有盈禾之塍。又北半里,
罗平南门。半里,转东,一里,
东门,停憩于杨店。是日为东门之市。既至而日影中
,市犹未散,因饭于肆,观于市。
罗平州东至广南八达界二百里,西南至师宗州偏哨六十里,南至师宗州乌鲁河界八十五里,西南至陆凉蛇场河界一百里,西北至旧越州界发郎九十里,北至亦佐县桃源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亦佐县、黄草坝二百里。
其坞西傍白蜡,东瞻罗庄,南去甚遥,则罗庄自西界老脊分枝而东环也。
二十三日晨起,云四布。饭而后行。其街从北去,居民颇盛。
又东,稍下者二里,峻下者一里,遂抵坞中,则兴哆罗茅舍数间,倚西山东麓焉。
白蜡山,在城西南十余里,十余里,其麓即在西门外二里。上有尖峰,南自偏
寨,北抵州西北,为磨盘山过脉,而东又起为束龙山者也。此山虽晴霁之极,亦有白云一缕,横亘其腰如带围,为州中一景。
二十二日早犹雨霏霏,将午乃霁。浣濯污衣,且补纫之。下午东门,仍
南门,登门外二桥,观鲁彝河。询之土人,始知其西
白蜡山麓龙潭,仍东
地
者也。还
南门,上城行,抵西门。望白蜡山麓,相去仅三里,外有土冈一层;回之,鲁彝发源,即从其麓透
而西
者也。稍北,即东转经北门。其西北则磨盘山峙焉,为州城来脉。城东北隅汇
一塘,其下始有禾畦,即东门接壤矣。其城乃东西长而南北狭者也。
下午,有伍、左、李三生来拜。
又北三里,有成溪,自西而东向注,甚急,一石粱跨之,是为鲁彝桥,桥下
东南数里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