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中夜闻隔夜起者,言明星烺烺lǎng如火明亮;
鸣起饭,仍
也,然四山无雾。昧
即行,始由西南涉坞,一里,渐转西行
峡,平涉而上。三里,逾一坳脊,遂西下。两上两下,两度南去之坞,两逾南行坡脊而西,共五里,有村在西坡上,是曰三车。
一里,转而西下,有坞自北来,颇,横涉其西,塍泥污泞。
初主人谓余:“有间
自寻甸
甚近,但其径多错,乃近日东川驼铜之骑所
。无同行之旅,不可独去,须从响
走
村大
。”乃余不趋响
而登翠峰。问
于山僧,俱云:“山后虽即驼铜
,然路错难行,须仍
为便。”至是余质之途人,亦多主其说。然见所云径路反大,而所云往
大路者反小甚,心惑之。曰以村人为卜,然已过村。见有村人自山中负薪来,呼而问之,则指从北不从南。余乃从驼
路转西北,循冈三里,西北过一脊。其脊乃自盘龙南度者,余初以为分支南下,而不意乃正脉之曲。
坳西,见脊东所上者甚平,而脊西则下坠
曲,脊南北又从岭
骈峰
耸,各极嵯峨,意是山之脊,又直折而南。盖前自翠峰度其北去者,此又度其南,一脊而半日间两度之矣。从坳西随南峰之上,盘腰曲屈,其坑皆
坠。北向一里,跻一坡。一里,又北度一脊,其脊平亘于南北之中者。于是又一里,再跻北岭,始西北下。
从岭西涉坞,其遂南
。一里,于是又北转逾岭。一里,西北下山。二里,抵坞中,随小
北向
峡,始有坞成畦。路当从畦随
西去,而坞北有村聚当北冈上,是为洒家,想亦土酋之姓,或曰亦属平彝。
余一日三过之,何遇之勤而委曲不遗耶!
又一里,复逾岭而西。是岭自木容箐杨金山北走翠峰,复自盘龙南走坡,又南至此,始转而北,其东西相距,数里之内,凡三曲焉。
四里,从岭上北转,则北峡之穷坠。
行。半里,涉坞而西,一里,又有村在坡间,是曰坡村。由村后下冈,有岐从坞中西南去,为小径,可南达
村;从冈上西北转,为大径,乃驼
所行者。
其时天已渐霁,无复晦冥之,远峰近峡,环瞩在望。二里,下西坞。其坞自南而北,其中黄云盘陇,村落连错,一溪中贯之。
乃一里经坞登冈,由洒家西向行。一里,越陇西下,有峡自北来,小从之,是亦麦冲南来之
。
崖南峡中,箐木森郁,微霜乍染,标黄叠紫,错翠铺丹,令人恍然置丹碧中。一里余,渐盘而北折,下度盘壑,更觉
窈。二里,又循西峡上。一里,又逾一脊,是为南行分脊之最远者,东西皆其旁错也。由脊西下,涉坞再西,共二里,有峡甚
。随峡西折而南行,半里,复西逾岭。半里
岭西,始见岭北有坞,居庐环踞冈上,是为一碗冲。于是西行岭脊之上,其岭颇平,南北皆坞,而脊横其中。一里,陟脊西。又南转逾冈西下,共一里,度一峡,想即一碗冲西向
之峡也。又西北上坡,其坡颇长,一里陟其巅。于是东望所度诸岭,如屏层绕,而直东一峰,浮青远
,恐尚在翠峰之外,岂东山阆木之最
耶?北望乃其峰之分脊
,至是乃见回支环壑。而南望则东南最豁,此正老脊分支环于板桥诸
者,不知此
何以反伏其脊?其外亦有浮青特
远甚,当是路南、市邑之间。
问所从
,则仍从新桥石幢河也。
余度其北来者,遂西峡,渐上渐峻,天
亦渐霁。
遂循其坞转而西南行,二里抵新屯,庐舍夹,丰禾被坞。其
为平彝之屯。据土人言,自堰
之北兔街
,屯属平彝,而粮则寄于南宁今曲靖县;自洒家之西抵三车,屯属平彝,而粮则寄于
龙;自一碗冲之西抵鲁石,屯属平彝,而界则属于寻甸。
惟西则本支尚,不容外瞩也。由巅南循坡西转,半里,又四度脊。从脊西向西北下坞,约一里,有溪始西向
,横二松渡之。其溪从西峡去,路循西北坡上。一里,复西逾脊,环坡南下,遂循之行。
又半里,涉溪西上,复西南上坡,横行坡上。一里,又西向峡,其南有峰尖耸,北有峰骈立。二里,从南峰之北逾腋而西,又一里,始行北峰之南冈,与北峰隅坞相对。有村居倚北峰而悬坞北,是为郭扩,始非平彝屯而为寻甸编
。
自屯西逾坡,共一里余,过一坞,有二三家在西岭,其坞复自北而南。由村南转而逾冈西南下,二里,复有一坞,溪畴南环,聚落北倚,是为保官儿庄,夹路成衢,为村聚之最盛者,此亦平彝屯官之庄也。
由其西南下坡,半里,涉小涧,西登坡,循坡北行,又与骈峰东西隔坞。共二里北上,瞰骈峰之。遂西半里,逾冈。从冈上平行。有中洼之坑,当冈之南,横坠而西。其西有尖峰,纯石而中突,两腋属于南北,若当关之标。路行坑上,一里,
尖石峰之北腋,遂西向而下,一里抵西壑,则尖石峰之西麓矣。于是南界扩然,直望一峰最
,远
天表,余疑以为尧林山,而无可征也,迤东诸山,惟尧林山最
耸特
,在
盖寻甸、曲靖,以堰老龙南分之脊为界;
龙、南宁,以堰
老龙为界;而平彝则中错于两府之
而为屯者也。
循坑西下,又半里,有北来之坞,横度之。
问其所从来,则堰也。问其地何名,则兔街
也。始信所过之脊,果又曲而南;过堰
,当又曲而北。余前登翠峰,第见其西过盘龙,不至此,又安知其南由堰
耶?前之为指南者,不曰
,即曰桃源,余乃漫随
迹,再历龙脊,逢原之异,直左之右之矣。下坞,南行二里,遂横涉其溪,中
汤汤,犹倍于白石江源也。南上坡一里,是为堰
,聚落数十家,在溪北冈上。乃
炊。久之,饭而行,
云复合。其
有歧,北
山为麦冲
。余乃西向行,其溪亦分歧来,一自北峡,一自西峡。
半里,有大聚落在西坡下,是为鲁石哨,其已属寻甸,而屯者犹平彝军人也。由村南西上逾坡,一里,复逾冈
。转而西南二里,又西向逾脊。从脊西下峡中,半里,峡北忽下坠成坑,路从南崖上行,南耸危巚,北陷崩坑,坑中有石幢,则崩隤之余也。
由其村后,复逾南行一坡,度南行一坞,一里半,披西峡而,于是峡中
自西而东。溯之行半里,渐盘崖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