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其前而东,又四里,始与沙河上之溪遇。有三巩石梁东跨其上,是曰大桥。其
自东北
耳二尖峰西、棋盘山南峡来,西南至安宁城东,南
于螳川者也。又半里,东上坡,宿于
枧桥村。
西望隔川,有居甚稠,其上有寺,当即曹溪。有村童拾薪川边,遥呼而问所谓云涛者,其童
传手指,以川隔皆不能辨。望见南坡之下,有石崖一丛,漫趋之。至其下,仰视石隙,丛竹娟娟,上有朱扉不掩。
一里,抵昨村后上山。由村后南行半里,复东望川东回曲中,石崖半悬,飞楼临丹,即云涛
也。川
已从东盘曲,路犹循西山南向下,因其山坞自南而转也。一里余,始循南山而东。
余时抵川上,先觅曹溪圣
,而渡舟在川西岸,候之不至,遂南半里,过虚明诸
下。南抵崖
,坡曲为坞,宜仍循川岸而南,以无路,遂上昔来大路隅,由小岐盘西崖而南。亦再下再上,一里半,有一村在坡南,是为沈家庄。老妇指云涛
尚在南坡外。又南涉坞,半里登坡,路绝而不知
所在。
先登其楼,楼中供大士诸仙像,香几灯案,皆以树为之,多有奇古者。其南有卧室一楹,米盎即米缸书簏书箱,犹宛然其内,而苔衣萝网,封埋已久,寂无径行,不辨其何人所构,何因而废也。下楼
,初
若室一楹,侧有一窞dàn,下陷窈黑。其北又裂一门,透裂
,有小窍斜通于外,见竹影窜
,即堕黑而下。南下杳不知其所底,北眺亦有一牖上透,第透
甚微,光不能
烛,以手扪隘,以足投空,时时两无所著,又时时两有所碍。既至其底,忽望西南有光烨然,转一隘,始见其光自西北
隙透
,其
底亦平,而上复穹焉
盘。
余至当上午,早已过,午
未至,此正当缩时,而其
亦不绝,第
时更涌而大耳。党生言,
中时有二蟾蜍蛤蟆
,兹未
,故不之见,即碑所云“金崷quū”,号曰“神泉”者矣。月池南有亭新构,扁曰“问
亭”,前巡方使关中张凤翮为之记。党生又引余由泉西上坡,西北缘岭上,半里,登
月庵。庵东北向,乃葱山之东北坳中矣。
陂陀低不平
下,以渐升陟而上,八里,其坞自双尖后
耳山来,路遂由南陇上。
,仍由前轩
扉外,见右崖有石刻一方,外为棘刺结成窠网,遥不能见。余计不能去,竟践而
之,巾履俱为钩卸,又以布缚
护网,始得读之。乃知是庵为天启丙寅(公元1626年)州人朱化孚所构。
半里,有小溪自东坞来,溯之行。从桥南东去,三里半,上坡。又一里,逾东安哨岭。岭不甚峻,东北从横亘大山分陇西南下,为安宁东第一护城之砂亦即障碍的意思者也。
澄澈,而浴者多就外池。内池中有石,下不一,俱沉
中,其
如绿玉,映
光艳烨然。
庵前有池,泉不能蓄也。
二生:一姓孙,安宁州人;一姓党,三泊县人。党生因引余观优昙树。其树在殿前东北隅二门外坡间,今已筑之墙版中,其三丈余,大一人抱,而叶甚大,下有
枝旁丛。闻开
当六月伏中,其
白而淡黄,大如莲面
长,其香甚烈而无实果实。余摘数叶置
中。遂同党生由香积北下坡,循坳而北,一里半,观圣泉。泉从山坡大树
下南向而
,前以石环为月池,大丈余,潴
五六寸余,波淙淙由东南坡间泻去。
既下至川岸,若一航渡之,即西上曹溪。时不得舟,仍北三里至温泉,就舟而渡,登西岸,溯川南行。望川东虚明崖,若即若离,杳然在落
之外。南一里,又见川东一崖,排突阵列突
亦如虚明,其下亦有多
迸裂,门俱西向,有大书其上为“青龙
”、为“九曲龙
”者,隔川望之,不觉神往。土人言此二
甚
,篝火以
,可四五里,但中黑无透明
。此
即在沈家庄北,余前从虚明沿川岸来,即可得之,误从其上,行崖端而不知,
为怅怅遗憾而不快;然南之云涛,北之虚明,既已两穷游遍,此
已去而复得之对涯,亦未为无缘也。又南一里,抵川西村聚。从其后西上山,转而南,又西上,共一里,遂
曹溪寺。寺门东向,古刹也。余初
寺觅圣泉,见殿东西各有
碑,为杨太史升庵所著,乃拂碑读之,知寺中有优昙
树诸胜,因觅纸录碑,遂不及问
。是晚,炊于僧寮,宿于殿右。
庵洁而幽,为乡绅王姓者所建。中
一方,大仅逾尺,乃建庵后劚zhú挖掘地而
者。
二十七日晨起,寒甚。余先晚止录一碑,乃殿左者,录未竟,僧为餐,乃饭而竟之。有寺中读书二生,以此碑不能句即断句,来相问,余为解示。
其楼阁轩亭,俱有名额匾,住山僧亦有名有诗,未久而成空谷,遗构徒存,只增慨耳!
朱,壬辰士。
二里,则其川自坞北曲而南,与路遇,既过,路又循东山溯溪转而北,一里,乃东向陟南山之北,一里乃转东南行。一里,南陟一西来之峡,又南上坡。一里,与前来温泉渡西大合,始纯南行。六里,
北城门。见有二女郎,辫发双垂肩后,此间幼童女,辫发一条垂脑后。女郎及男之长者,辫发两条垂左右耳旁。
因问知虚明之南,尚有云涛,川之西岸,曹溪寺旁,有圣
,相去三里,皆反在其南,可溯螳川而游也。盖温池之西滨螳川东岸,夹庐成衢,随之面北,百里而达富民。川东岸山最
者为笔架峰,即在温池东北,《志》所谓岱晟山也;川西岸山最
者为龙山,曹溪在其东陇之半,《志》所谓葱山也。二山夹螳川而北
,而葱山则老脊之东盘者矣。
二十八日平明,东行一里半,上坡,为安宁东界,由此即为昆明地。
过岭东下,始见沙河之,自东北来。
此间重十月朝祭扫。
若儸儸则辫发一条,周环于脑额,若箍其首者。又有男未冠者,从后脑下另挽一小鬏(dí)若螺,缀于后焉。手执纨wán扇(用细绢
的扇),嫣然在前,后有一老妇随之,携牲盒纸锭,将扫墓郊外。
既复下至圣泉,还至曹溪北坡坳,党生别余上寺,余乃从岐下山。
南中所见妇女,纤足姣好,无逾此者。城一里半,饭于东关,乃
,逾
石梁,遵大
东北行。
登之,则磴逶迤,轩亭幽寂,余
残墨,狼藉蹊间,云牖石床,离披
。轩后有
门下嵌,上有层楼横跨,皆西向。
随其坞东,过站
村,共十五里,为始甸铺。又四里,过龙
山,屼屼北透,横亘大山之南。
女仍用包髻,男仍用巾帽冠其上。
余所见温泉,滇南最多,此实为第一。池室后,当东崖之上,有佛阁三楹,额曰“
照”,南坡之上,有官宇三楹,额曰“振衣千仞”皆为土人锁钥,不得
。
余浴既,散步西街,见卖浆及柿者,以浴买柿啖之。
家贫不及者,至月终亦不免也。
倏然有影掠隙光而过,心异之,呼顾仆,闻应声正在透光之隙,其所过影即其影也。复转暗底,隙隘崖悬,无由著足,然而机关指内
结构渐熟,升跻似易,觉明
之魂悸害怕,不若暗中之胆壮也。再上一层,则上牖微光,亦渐定中生朗,其旁原有细级,宛转崖间,或颓或整,但初不能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