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汉人之戍此者,今皆从其俗矣。盖国初亦为军民府,而今则不复知有军也。止分官、民二姓,官姓木,初俱姓麦,自汉至国初。太祖乃易为木。民姓和,无他姓者。其北即为古宗。古宗之北,即为吐蕃。其习俗各异云。古宗北境,雨少而止有雪,绝无雷声。其人南来者,至丽郡乃闻雷,以为异。
其地田亩,三年禾一番。本年
禾,次年即
豆菜之类,第三年则停而不
。又次年,乃复
禾。
译文
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礼。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数举方止。每一祭后,大把事设燕通“宴”燕木公。每
一番,其家好事者费千余金,以有金壶八宝之献也。
五里,至黄峰山北,所引之,一
分
山后而去,一
东随黄峰而南。始知黄峰之脉,自象鼻
北坡垂坞中南下,至此结为小峰,当坞之
,东界象眠山亦至此南尽,西界山自中海西南,环绕而北,接十和后山。南复横开东西大坞,南龙大脊,自西而东,列案于前,其上乌龙峰,独耸文笔于西南,木家院南峰,回峙雄关于巽xùn东南方位。
其地土人皆为么些今纳西族,又作“磨些”、“沙”
先是未及黄峰三里,有把事持书,挈qiè带领一人荷酒献胙zuò,冲雨而至,以余尚未离解脱也。
抵山下。从坎下
中西
,
小而不一,遂溢为大溪,折而南去。二里,析为二
,一沿象眠而南,一由坞中倒峡,过小石桥,又析为二,夹路东西行。
是日仍未霁,复憩通事楼。
与之同过府治前,度玉河桥,又东半里,仍税驾于通事小楼。读木公书,乃求余乞黄石斋叙文,并索余书,将令人往省邀吴方生者。先是,木公与余面论天下人,余谓:“至人惟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然其人不易见,亦不易求。”因问:“可以亲炙亲
受到教益者,如陈、董之后,尚有人乎?”余谓:“人品甚难。
初九日大把事复捧礼仪来致谢,酬校书之役也。
是方极畏豆天
。每十二年逢寅,
豆一番,互相牵染,死者相继。然多避而免者。故每遇寅年,未
之人,多避之
山穷谷,不令人知。都鄙间一有染豆者,即徙之九和,绝其往来,
路为断,其禁甚严。九和者,乃其南鄙,在文笔峰南山之大脊之外,与剑川接壤之地。以避而免于
者居半,然五六十岁,犹惴惴奔避。木公长
之袭郡职者,与第三
俱未
,以旧岁戊寅,尚各避山中,越岁未归,惟第二、第四名宿,新
泮鹤庆。者,俱
过。公令第四者启来候,求肄yì校阅文木家院焉。
前缴册大把事至,以木公命致谢,且言古冈亦艰于行,万万毋以不赀计算蹈遇到不测。盖亦其托辞也。然闻去冬亦曾用兵吐蕃不利,伤目数人,至今未复,癙儸、古宗皆与其北境相接,中途多恐,外铁桥亦为焚断。是日雨阵时作,从楼北眺雪山,隐现不定,南窥川甸,桃柳缤纷,为之引满满杯的酒。
陈、董芳躅,后来亦未见其继,即有之,岂罗致所及?然远则万里莫俦chóu伴侣,而近则三生自遇。有吴方生者,余同乡人,今以戍侨寓省中。其人天不能杀,死生不能动,有文有武,学行俱备,此亦不可失者。“木公虑不能要邀致,余许以书为介,故有是请,然尚未知余至府治也。使者以复柬返。
铁褥一,黄金四两。再以书求修《
山志》,并恳明日为其四
校文木家院,然后
关。院有山茶甚
,以此当折柳也。余许之。
初三日我把叙稿送去,木公又让大把事来致谢。所馈赠的酒果有白
、龙
、荔枝等珍贵品
,还有酥饼油线、〔像
发丝一般细,中间缠着松
的片,十分松脆。〕发糖〔白糖制成丝,比
发还细,
众大之中,以小者为主,所以黄峰为木氏开千代之绪也。从黄峰左腋南上西转,又一里,其南,则府治东向临溪而峙,象鼻之
环其前,黄峰拥其后。闻其内楼阁极盛,多僭jiàn虚假制,故不于此见客云。
丽郡北,忠甸之路有北岩,阔皆三丈,崖石白
而东向。当初日东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则满崖浮彩腾跃,焕然夺目,而红
尤为鲜丽,若镜之
光,霞之幻影。日
则不复然矣。
己卯二月初一日木公命令大把事把家中收集的黑香白银〔十两〕馈赠我。下午,在解脱林东堂设宴,地下铺着松,让楚雄府姓许的学生陪宴,并用银杯、绸缎酬报。〔两只银杯,一匹绿给纱。〕有八十
大菜,排列得很远,不能辨认其中哪
菜是什么味。到傍晚宴席才散。又把一桌席馈赠许生,分别搞劳众差役。初二日
木公所居住的解脱林南净室,木公相迎、设席位和前次一样。告别后,仍然回到解脱林。昨天陪宴的许君来,用白银把酬报我的绿络纱换去。下午,木公又命大把事来,请我为他编撰的《云菠淡墨集》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