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二十一(4/4)

西流出,洞小而且不止一个,于是溢出来的水成为大溪,转向南流去。二里后分为两股水,一股沿象眠山往南流,一股顺坞中倒流进峡谷,流过小石桥,又分成两股,夹在路东西两旁流。五里,到黄峰山北,所引来的水,一股从山后分流而去,一股往东顺黄峰山往南流。才知道黄峰山脉,从象鼻水北面的山坡顺山坞垂下来往南延伸,到这里聚结成小峰,立在山坞口,东部的象眠山也往南延伸到这里结束,西部的山从中海西南向北环绕,与十和后山相连接。南部又横着敞开东西走向的大山坞,南部主峰山脉,从西向东在前面横列为案山,上面的乌龙峰,单独在西南方耸立为文笔峰,木家院南峰,在东南方环峙雄关。众多的大山之中,以小山为主,是因为黄峰山为木氏开创了千代的功业。从黄峰左侧往南上后向西转,又一里,走出其南,于是丽江府署向东对着溪水坐落,象鼻水环绕在前,黄峰山耸立在后。听说府署内楼阁极其盛大,很多地方膺越制度,所以不在府署接见客人。

在不到黄峰三里之前,有名把事拿着信,带领一人挑着酒和肉,冒雨而来,以为我还没离开解脱林。和他们一齐从府署前经过,渡玉河桥,又往东走半里,仍然到通事家的小楼休息。阅读木公的信,是请我向黄石斋求写叙文,以及要我写信,准备派人到省城邀请吴方生。在这之前,木公和我面谈天下的人物,我说:“唯一的完人就是黄石斋。他的字画是翰林院的第一名,文章是本朝第一名,人品是天下第一名,学问直接承接周、孔,是古今第一。但这人不容易见,也不容易求。”木公于是间:“可以亲身受到教益的,例如陈、董等人后,还有人吗?”我说:“人品很难。陈、董贤哲的行迹,后来也没见有人继承,即使有,哪里能招致得来?但是,远则万里没有谁相伴,而近则前生、今生、来生自然相遇。有个吴方生,是我的同乡,如今因为守边疆而在省城侨居。这个人天子不能杀,死生不能动摇,有文有武,学问德行皆备,这也是不能失掉的机遇。”木公间能不能邀请得来,我即答应写信介绍,因此有现在的请求,这样看来木公还不知道我回到府城了。使者拿着回帖返回。在前收下书的大把事来到,按照木公的命令致谢,而且说古冈也难得去,万万不能不作考虑就去赴不测。大概也是他的托辞。但是听说去年冬天也曾对吐蕃用兵,不利,伤了好几个头目,至今没有恢复,很锣、古宗都和丽江府北部边境相接,途中令人十分恐惧,外铁桥也被烧断。这一天阵雨不时地下,从楼上往北眺望雪山,隐隐约约、浮现不定,往南窥视坝子,桃花柳树缤纷,因此举饮满杯的酒。

这一带极其畏惧出天花。每十二年中遇到虎年时,就出一次天花,互相传染,死亡的人不断。然而大多数人都能躲避开而免于被传染。所以每到虎年,没有出过天花的人,多数都躲进深山穷谷,不让人知道。府城和边镇之间一有传染上天花的人,立即把他迁到九和,断绝往来,道路被截断,禁令很严。〔九和是丽江府南部的边镇,在文笔峰南山主脉之外,是与剑川州接壤的地区。〕靠躲进山谷而避免染上天花的人占一半,而且已经五六十岁的人,仍然惴惴不安地逃避。木公袭知府职的长子和第三子都没出过天花,因为去年是戊寅年,各自在山中躲避,跨年了还没回来。只有第二、第四子,〔名宿,最近考入鹤庆府学宫。〕都已出过夭花。木公让第四子用书信来问候,请求到木家院研讨文章。

初九日大把事又捧着礼物来致谢,酬劳校书的工作。〔铁皮褥子一床,黄金四两。〕木公又写信请我编撰《鸡山志》,并恳请明天到木家院为第四子改文章,然后出关。木家院有很大的山茶,用山茶送别代替折柳。我答应了。这一天天气仍然没晴,还在通事的楼上休息。

这里的风俗新年正月重视祭天的礼仪。从元旦到元宵后的二十天内,举行数次才结束。每一次祭天后,大把事设宴宴请木公。每轮完一遍,那些好事的人家要花费一千多两银子,因为要祭献金壶八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