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里余,抵东脊之下,有涧自北来,小其中,南注西坠峡间。大路涉涧而东逾脊,已乃知其为三营
,如
趋观音山,当溯涧而北
坞。余乃复返涧西,北向溯之
,行夹中,径甚微,两旁石树渐合。二里
夹,乃东北蹑坡而上,坡间万松森列,
缨
映日烧林,而不闻人声。
北有一回冈,四尺,长十余丈,东突而昂其首,则蛇石也。
与蛇
盘于一阜之间,四旁沸泉腾溢者九
坠峡而下二里,又见东麓海一围,
光如黛,浮映山谷,然其径芜
,第望之东下。又二里,始有路自北
而下,随之东北降,又五里余,始及山麓。麓之东,平壑内环,小山外绕,自西大山北麓分支,回环东抱,又转而西,夹于南麓,四周如城,中辟如规,北半衍为平畴,南半潴为海
。
越溪又南,东眺三营,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
西山之麓,其畴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狼穹境矣。
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
三营亦狼穹境内,余始从山闻其名,以为山
也,而何以当山之南?
梁之南,居庐亦盛,有关帝庙东南向,是为大屯。屯之西,一山北自西大山分支南突,其东南又有一山,南自东大山分支北突,若持衡之针,东西对,而中不接。大溪之
北捣
鼻之东垂,又曲而南环东横山之西麓,若梭之穿其隙者。两山既分悬坞中,坞亦若界而为二。
海之
,反西南
大山之麓,破峡坠去,其中盖另一天也。
地灵人杰,信有征灵验哉。
当壑之中,有居庐骈集,是为罗木哨。其北冈峰,如负扆yǐ屏风独拥于后,而前有庐室倚其,是为李氏之居。李名某,以
士任吏
郎。
湖中鱼舫泛泛,茸草新蒲,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
势浩大,
波
动之急,湖名“茈碧”,有以也。西二里,湖中有阜中悬,百家居其上。南有一突石,
六尺,大三丈,其形如
。
东行塍畴间二里,过罗木哨村。又东一里余,有大自西北向东南
过之。又东半里,抵东冈下,循之而北,半里,乃东向逾坳而上,又半里乃下,及其东麓,数家濒东溪而居。其溪自三岔路涧峡发源,经观音山过此,而西南绕
鼻,合狼穹海
及凤羽闷江,而同
普陀崆,南经中所下洱海者也。其时将暮,担者
止,问村人不得,乃误从村南度小桥,由溪东大
北行。
乃别僧东南行塍间,三里至四屯,村庐甚盛,沙溪之其东,有木梁东西驾其上,甚长。度桥,又东南望峡坡而趋,二里,由峡蹑坡东向上者五里,得一坡
,踞而饭。又东一里余,见路右有峡西坠如划堑如刀划刻
的沟堑,其南有崖北向,一
亦北向辟门,艰于坠峡,惟隔崖眺望,不及攀也。
遂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而南,七里,至街
。循山南去,为三营大
;由岐西南,过
塘,行坞中,为狼穹间
。盖此地已为狼穹、鹤庆犬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
塘,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间,其坞扩然大开。
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之。土人呼营为“”,遂不免与会稽之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
五里,转而东,又上五里,始蹑其脊。脊南北俱峰,中反洼而成坳,穿坳一里,始东北向而下。望见东界,遥山屏列,上云汉,而其下支撑陇盘,犹不见下辟之坞也。
二里,得观音铺村,已日暮矣,遂宿。
今其家居。
于是又西南行塍间,三里,转而西,三里,过一小石梁,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乃遵堤西行,极似明圣苏堤,虽无六桥
柳,而四山环翠,中阜
珠,又西
之所不能及也。
遇一僧,即石宝山之主僧也,留余还观钟山,且言:“从此西四十里,过蕨
坪,即通杨村、兰州,由兰州
五盐井,径从云龙州抵永昌,甚便。”余将从之,以狼穹何巢阿未晤,且
一观大理,更闻此地东去即观音山,为鹤庆、大理通
,若舍此而西,即多未了之愿。
又南十里,则大溪自西而东向曲。由其西,有木桥南北跨之,桥左右俱有村庐。南度之,行溪之西三里,溪复自东而西向曲。又度桥而行溪之东三里,于是其溪西西山南突之嘴,路东南陟陇而行。四里,则大溪又自西而东向曲,有石梁南跨之,而梁已中圮,陟之颇危。
十八日昧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zī为送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