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二十六(2/6)

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如蛱蝶,须翅栩然形态生动,其状酷肖,与生蝶真正的蛱蝶无异。

城北门,半里南门,乃依苍东麓南行。眺西峰,多坠坑而下,盖后如列屏,前如连袂,所谓十九峰者,皆如五老比肩,而中坠为坑者也。

于是缘峡上西行,上下皆危崖绝,积雪皑皑,当石崖间,旭日映之,光艳夺日。下瞰南峰,与崖又骈峙成峡,其内坠壑杳,其外东临大,有居庐当其平豁之,甚盛。以此崖南下俱削石,故必向北坡上,而南转西也。

邸舍,晚餐已熟。而刘君所倩担夫已去,乃别倩为早行计。

又西上二里,崖石愈巀嶪jiéyè峻,对崖亦穹环骈绕,盖前犹下崖相对,而至此则上峰俱回合矣。

已望见山北第二峡,其如门,相去不远,乃北上蹑之。始无路,二里,近峡南,乃得东来之,缘之西向上跻,其坡甚峻。路有樵者,问何往,余以寻山对。一人曰:“此路从峡南直上,乃樵,无他奇。南峡中有古佛甚异,但悬崖绝,恐不能行,无引者亦不能识。”又一老人欣然曰:“君既万里而来,不为险阻,余何难前导。”余乃解长衣,并所折蛱蝶枝,负之行。共西上者三里,乃折而南,又平上者三里,复西向悬跻。

其西山麓有蛱蝶蝴蝶中之一类,蛱jiá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即鱼儿咬吃之。盖其下亦有细潜通洱海,但无大鱼,不过如指者耳。油鱼在庙崖曲之间,薄,崖内逊向内凹而抱,东向如玦,崖下中,崆峒透漏。每年八月十五,有小鱼其中,大亦如指,而周俱油,为此中第一味,过十月,复乌有矣。崖之后,石耸片如芙蓉裂,从其隙下窥之,多有漱其底,盖其下皆潜通也。稍西上,有中洼之岩当路左,其东崖漱,亦有外通,与海波同为消长焉。

从其侧大路而西逾坡,不得路,望所谓三家村者,尚隔一箐qìng大竹林踞西峡间。乃西半里,越坡而下,又西半里,涉箐而上,乃沿西山南向而趋,一里,渐得路,转西腋,半里,抵三家村。问老妪,指奇树在村后田间。又半里,至其下。其树岸,而南半空,矗然立,大不及省城土主庙奇树之半,而叶亦差小。其黄白,大如莲,亦有十二月而闰增一,与省会之说同;但开时香闻远甚,土人谓之“十里香”,则省中所未闻也。

又二里,竟凌南峡之上,乃第三峡也。

《一统志》到苍十九峰次第,自南而北,则是反以龙尾为首也。当山垂海错之外,巩城当,为榆城北门锁钥,俗谓之上关,以据洱海上也。

十一日早炊,平明,夫至乃行。由沙坪而南,一里余,西山之支,又横突而东,是为龙首关,盖苍山北界之第一峰也。凤羽南行,度甸哨南岭而东北转者,为龙王庙后诸山,迤逦从邓川之卧溪始,而北尽于天,南峙者为苍,而东垂北顾,实始于此,所以谓之“尤首”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之右,曰波罗村。

半里,有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窍而,清洌可鉴。

榆城有风雪月四大景,下关风,上关,苍山雪,洱海月。上关以此著。志,榆城异产有木莲,而不注何地,然他亦不闻,岂即此耶?自正月抵二月终乃谢,时已无余,不能闻香见,惟抚其本辨其叶而已。乃从村南下坡,共东南二里而至沙坪,聚落夹衢。

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焕然。

又上一里,盘崖渐北,一石横庋足下,而上崖飞骞刺空,下崖倒影无底。导者言:“上崖腋间,有曰大,下崖腋间,有曰古佛。”而四睇皆无路。导者曰:“此庋石昔从上崖坠下,横压下之上,路为之。”遂由庋石之西,攀枝直坠,其下果有门南向,而上不能见也。门若裂罅,而不阔,中分三层。下层坠若眢yuān

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询土人,或言蛱蝶即其所变,或言以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然龙首南北相距不数里,有此二奇葩,一恨于已落,一恨于未即开,皆不过一月而各不相遇。乃折其枝、图其叶而后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