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凡桥巩而中,此桥反挂而中垂,一举足辄摇
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后可移,止可度人,不可度
也,从桥东遵塍上,始有村庐夹路。二里,复东上坡,由坡脊东行。其坡甚平,自东界雪山横垂而西下者。行其上三里,直抵东山下,是为界
村。其村倚东山面北,夹庐成街,而不见市集。询之,知以旱故,今日移街于西北江坡之间,北与桥
合街矣。盖此地旱即移街,乃习俗也。乃令顾仆买米而炊。余又西北下抵街
,视其扰扰而已,不睹有奇货也。既乃还饭于界
。其地已在龙川江之东,当
黎贡雪山西麓,山势正当穹隆
。盖
黎贡俗名昆仑冈,故又称为
仑山。其发脉自昆仑,南下至姊妹山;西南行者,滇滩关南
山;东南行者,绕小田、大塘,东至
面关,乃穹然南耸,横架天半,为雪山、为山心、为分
关;又南而抵芒市,始降而稍散,其南北之
穹者,几五百里云;由芒市达木
,下为平坡,直达缅甸而尽于海:则信为昆仑正南之支也。
从台北循崖置坡,盘空而升,氤氲之状,
前飘洒之形,收览殆尽。台之北,复迸一小龛南向,更因其势而架梯通之,前列一小坊,题曰“
月”,中供白衣大士。余从来嫌
中置阁,每掩
胜,惟此
缀得宜,不惟无碍。而更觉灵通,不意殊方即边远偏僻之地反得此神构也。时
中
人尚在厂未归,云磴不封,
房无扃,凭憩久之,恨不携
托宿其内也。
之南复有一门骈启,其上亦有
垂,而其内
广俱不及三之一,石
赭黄如新凿者。攀其上级,复透小
西
,二丈后曲而南,其中渐黑,而有
中贮,上有滴沥声,而下无旁
窦
之孔,亦神瀵fèn
源
大而从地中涌
之泉也。
中所酌惟此。其中
更
迥,但为
隔而黑,不复涉而穷之。乃下,仍从北崖下循旧路,二里返寓。遂啜酒而卧,不觉陶然。
遂舍石,从东峡溯
,三里,则路东有峰前屏,北界
桥东度之峰,至是东尽。石
之
,随东屏之山,南
而西转,则
桥南峡之上
也。
所谓北峰者,从大厂分支西南下,即南香甸东突之峰,余今所行路,循其南垂向东者也,其东南垂亦至是而尽。是山之西北,有矿西临南香甸者,曰朝;是山之东南,有矿东临是峡者,曰
桥。
桥之矿,亦多挑运就煎炼于南香,则知南香乃众矿所聚也。随峡北望,其内山回壑辟,有厂亦炉烟
,是为石
厂。所云石
者,大厂之脉,至是分环:西下者,自南香东界而南至
桥,下从峡中,又东度一峰,突为“虎砂”而包其内;东下者,亦南走而东环之,至东岭而西转,穹为江东山北境,绕为“龙砂”而包其外。其
自石
东,南
合东岭北下之
,西注于
峰,与
桥度峡
合
,西注东江。是石
者,众山层裹中之一壑也,从
桥峡北望而见之,峡中度脉而东,虽无中界之脊,而
则两分焉。
由界即从雪山西麓南行,屡逾西突之坡,十五里,遥望罗古
南香甸,余疑为“兰香”之讹,盖其甸在北,不应以“南”称也。山自明光分脉来,西即阿幸东南下之山,东乃斜环而南,至甸东乃西突而南下,夹江于中。其
亦发于明光,北即姊妹山东行之脉也,是为固栋东江之源。此中有“明光六厂”之名,而明光在甸北三十里,实无厂也,惟烧炭运砖,以供此厂之鼓炼。此厂在甸中,而
矿之
在东峰最
,过雅乌北岭,即望而见之,皆采挖之厂,而非鼓炼之厂也。
东峰之东北有石厂,与西北之阿幸,东南之灰窑,共为六厂云。诸厂中惟此厂居庐最盛。然阿幸之矿,紫块如丹砂;此中诸厂之矿,皆黄散如沙泥,似不若阿幸者之重也。
余时从峡趋石
,虑界
前路难辨,不若随同行者去。
一里至其下,忽见北崖中迸,夹峙如门,路乃不溯涧东上,竟北转门。盖门左之崖,石脚直
涧底,路难外潆,故
而内绕耳。由门以内,仍东蹑左崖之后,一里,遂逾
峰之上,盖石峰三四,逐队分行,与
相鏖áo争奇,独存其骨耳。
二十八日晨起,雾甚。平明,饭而为界之行。其地在南香甸东南,隔大山、大江各一重。由南香东北大厂逾山,则
壑重叠,路小而近;由南香东南
桥矿逾东岭,则
峡平夷,路大而遥。时因霾黑,小路莫行,遂从土人趋
桥
,且可并览所云石
也。从村东度江桥。其桥东西横架于东江之上,覆亭数楹。由桥东,即随江东岸,循东山南向行。东山者,即固栋江东山之脉,北自明光来,至大厂稍曲而东南,至是复西突而南下,屏立南香甸之东。其上有矿
当峰之
,茅舍缘之沿山峰修建,自雅乌北岭遥望,以为南香甸也,至而后知为朝
矿之
。
循北峰揽涧南峰,又东一里,路复北转,蹈北峰之隙北下。半里,则峰北又开一峡,自北而南,与东来之峡,会于北峰东突之下,同穿
峰之隙而西。
路抵东屏前山下,亦分岐为二:东北溯石逾岭者,为桥
路;东南溯东岭北下之
逾岭者,为界
路。然则西下峡中之
,以石
者为首,以东岭者为次也。于是东南上坡,二里余,陟岭巅,是即所谓
桥东岭矣。逾岭即南下。一里,复陟峡而上,从岭上南行。二里,就其东南坡而下,二里,越东
之壑。复稍上二里,越其南坡,再下。有岐下东大峡,为同行者误而南,一里余,始知其误。
然今为雾障,即咫尺东山,一无所睹,而此直以意想走之而已。南行八里,则有峡自东山
,遂东转而蹈之。其峡北即东山至此南尽,南即东岭之转西,西矗于南香甸南,为江东山北岭者也。开峡颇
,有泉西
而注于东江,即昨所以巀嵲山前分岐渡江而东
之峡也。峡径虽
,而两崖
仄。循北山东行二里,望见峡内
峰参差,扼
跃颖,亟趋之。
乃莽陟坡而东北,一里,遇西来,偕之东陟塍。
一里余,则龙川东江之源,滔滔南逝,系藤为桥于上以渡。桥阔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络于两崖,从树杪中悬而反下,编竹于藤上,略可置足,两旁亦横竹为栏以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