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四十三(5/7)

山崖之上。两边山崖的下方都盘绕着深著,著中密蔽着丛林,而西面的山著就是顺宁北坞大溪源头流出的地方了。又穿过夹立的沟槽上走半里,沿西面山著北边的山崖上登。往西北平缓前行一里,转入北面的山坳。平缓向北穿越山坳一里,山脊南面的山著,仍然向西下坠。半里,再次走入石壁相夹的沟槽。平缓地在沟槽中行半里,也有横跨在上方的树。又往北一里,稍走高些,有石山脊横在沟槽底,这就是延伸而过的山脉了。此条山脊自罗眠山西面的天井铺向南延伸,沿江流西岸道巡而下,至此地成为顺宁的东山、云州的北山,而后向南在顺江小水的河口到了尽头;至于罗眠山的主脊,则是自南窝东北折向南,从草房哨延伸而去的了。不久走出夹立的沟槽,向东北坠下坑谷。一里,就有水流自东南一侧飞坠下西北的坑谷,路下山沿水流走,与白沙哨之东下流的水流,同出于一个源头。又向东北上登山脊,越过山脊再上走,共三里,有四五家人盘踞在冈头,这是三沟水哨。原来是山冈的左右,下坠的水分为三条沟,而后都是往北注入澜沧江了。又往东北下行七里,绕过一处冈嘴。又下走三里,有一二家人位于路右,这是塘报营。又下行三里,走过一村,天已经昏黑。又下走二里,便宿在高简槽。店主老人姓梅,很能安慰客人,特意煎了太华茶来给我饮。

十五日黎明,吃饭。天明后,向东北下坡。坡两旁皆夹着深深的山崖,而山坡悬在中间,所谓的高简槽诸处的村庄房屋,又中踞在坡上。二里,转到坡北,下到峡中。一里,再转向东北,顺山坡下走。四里,开始望得见澜沧江的江流下嵌在峡底,自西往东流;那隔着峡谷的三台山还被晨雾所笼罩,咫尺之间难以辨认。从此地向北曲折下走三里,有一二家人濒江而居,这是渡口。澜沧江流到此地,又自西向东流注,江身的宽处,只有潞江的一半,但水势正是又深又急。刚听到水狼拍击的声音,船恰好来到了南岸,便上船北渡,此时马帮在后面,不能等了。

登上北岸,立即曲折上登二里多,登上坡头。转向东行走在坡脊上,俯瞰南边江流在脚底,眺望北方的三台山,屏风样回绕在岭北,以为由此地就层层叠累上升了。又听见水波拍击的声音,就见渡船开始向南横江而去,可南岸的马帮,仍望不见他们的踪影。于是平缓前行一里,折向北越过山脊。半里,便沿着东边的山崖下瞰西边的山坞向北行。二里,开始望见三台山的村庄公馆,在北山的半腰上,悬在空中,屏风样耸峙,以为鼓足勇气可以一气走到。又走一里,路盘绕着向东曲,反而渐渐走向下方,又走二里,就下到壑谷底。壑谷中山涧分两路流来,一条来自西北,一条来自东北,在三台山的山麓会合,而三台山则高悬在两条山涧中间,那涧水由西面的山坞往南流入澜沧江。于是走上小桥渡过东北方流来的山涧,约一里,就从夹角地带中间上登悬在中间的山坡。曲折上走的路非常陡峻,六里,才有数十家人紧靠坡上的平地居住,这便是三台山,有公馆。又向东北下瞰东面的山坞沿西面的山崖上走,十二里,上登往南绵亘的山脊,此条山脊东西两面的山坞,仍然是向南下延的。又登石瞪三里,有座牌坊,此处冈头是叫七碗亭的地方。山冈的东边,下临深壑,三间房屋点缀在冈上,是从前的茶庵,可今天空寂无人了。又上走一里多,绕到突立山峰的东面。此峰在中央突起,而山脊则从北边往下延伸,开始曲向东隆起,所以这突立的山峰虽然是绝顶,它东边下方的山坞,仍是往南下延出去。于是坐在峰头吃饭。此时四面群山云雾已经散开,唯有峰头仍云雾霏霏酝酿着氨氯之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