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诛伐必然要灭亡的国家,这叫“武”在武功杀伐之后继之以文德安抚,这样就会有成功,而使用二分文德一分武功就可以称王天下。像那
弃天
、背离人理、
于悖逆之位而尚不省悟的君主,必有杀
之祸。守雌节者虽无忧患却能居安思危,祸患未至却能随时警惕,这便是雌节的
义。而恃雄节者却正相反,祸患已经临
还丝毫意识不到。名声与功绩相符,所以才能长存久安。名声与功绩不相符,名声超过实际,这就弃失了天
,最终必有祸患。厚积黄金珠玉而不分他人,这是惹怨的祸
。盛置女乐珍玩而蛊惑其心,这是生
的开始。保守惹怨的祸
,培养生
的苗
,即便有圣人在他的国家,也仍然难以为这样的君主
谋划策了。
事治理会更好地招揽人才,政令清明会得到天助,国家大则威慑天下。参合于天地,顺应于民心,文德武德并举,君主就会得到人民的普遍拥
。
规用来画圆,矩用来画方,悬用以测端正,用以测
平。用尺寸度量小大短长,用权衡称量轻重,用斗石量多少,用绳准来测度曲直。以上八
度量标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准则。日月星辰都遵循着固定的运行周期,四时更迭都有一定的次序,自然界的消息盈虚
退
自有一定的守则,事
的适度与非适度自有分际,这些都是天
自有的法则。地势
下各有定位,不至隐蔽不明。土地
瘠不同,不至隐匿不清,这些都是地
所
的法则。国君臣
都各居其位,士人也得其所哉,擢用贤能量才授官,治理百姓秉公办事,这是人
所应守的法则,是非善恶各有名分,背于
理或合于
理自有客观情形作依据,真实虚假自有事实来判定,君主只要掌握上述准则,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楷模。
刻
会上述四项准则,大可平定天下,小可安治一国。在内政的治理上能够执
循理而在军事外
上却诛禁不当,则治国之功仍有所损。如在内政的治理上反义逆理,而只是在军事外
上诛禁得当,那么征伐之功也会失去。倘若内政外
的
理上都违背天
人理,这就是最大的祸殃,君主将
陷危难,还有被杀的危险,并且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如果内政外
皆顺应天
人理,则内绩武功都不会失去,而且亦无后患。
名不副实,这是不宜取的,顺天,这是动的特征。中人理,这是静的特质。执守天地之
,遵循人事之理,必须从最基本的事情
起,并沿这条路去安排内政和外
。在征伐有罪之国时,必须符合天
。背盟弃义则
退窘困,征伐行动不合于天意则必受损伤。顺于天理、合于天当,则战争一旦发生,即使不能取得战功,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不要从死亡的角度去阻止新生,不要从永生的角度去阻止死亡,也不要虚张声势徒有虚名。名声超过实际其结果反而是无名。在气极盛时,反有
气
育着,在
气极盛时,却有
气萌生着,这
现象,便称作变异的
规律。
气萌生于内,已经
现变异的
定律,又不能及时摆正
对策位置,那么大则国家败亡,小则殃及自
。因此在
极
生时,要果断地讨伐开始走向衰落之
,而在
极
生时,要及时扶植新生之
。天当有定数,这就是至极时就开始走向反面,盛极时就开始走向衰落;这不仅是天地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逆、顺两
定律都同样是天
决定的,但人类相应的对策却不同。详细说明逆、顺两
定律,这就是在总
上把握了
的准则。
盛的向弱小的表示谦卑,那么有什么国家不能战胜呢?
贵的向卑贱的表示虚心谦卑,那么什么人不能归附呢?贤人向不贤的人表示虚心谦卑,那么国家又有什么事情不能治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