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整个天下的财利,就会承受天下的灾患;贪图一国的财利,就会承受一国的祸患。与别国签订了盟约中途背叛了人家,这就叫作反复善变。讨伐有罪之国,见到利益便中途而返,退盟国不再与其讨伐,这就叫作不恭行天罚。杀戮迫害自己的亲属,这就叫
肇始祸
的罪魁。与臣下有约定却不守信义,这就叫充当引起怨恨的媒介,会导致本国灭亡,本已衰败了的敌国也会因此重新兴盛。
以后妃为代表的外戚势力过大,这就叫闭不通。朝官的权威过大就称为逆上;外戚和朝官权威都过于
大,君主就会势单力薄。在这
情况下统治国家,防守不会牢固,攻战不会取胜,这就是“一壅”外戚权臣们假藉中央的名义来命令地方就会使地方迷惑,以地方势力来挟制中央就称为
臣贼
。地方与中央分争权力,国家就会受到损害。这就是“二壅”后妃一人控制君主,就比喻为遮蔽日光。后妃为首的外戚势力以及朝官势力两方面对君主实行封锁,这就形成了严惩的壅蔽态势。一旦权臣势力与后妃为首的外戚势力勾结在一起,那么国家也就要更换君主了,这就是“三壅”所谓“三凶”,一是恃勇好战,专嗜杀伐。二是倒行逆施,妄杀贤良。三是无视法纪随心所
,这便是“三凶”
作法。
国家受到侵犯,君主不专心如何固防守,属下也只是随意划分
界但求自保。援救他国却不能使之免于危难,反而给自己招来祸患。上述三
情况是使国家招致危险的
源。不
实力反而虚张声势地去
攻别国,结果是国家危险,土地丧失。农忙季节却大兴土木,这是违背天理农令的。
了不该作的事情,违反了天理必然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所谓“六危”:一是太
行使君父的权力。二是大臣行使君主的权力。三是谋臣怀有外心。四是本国君主和官吏的任免听任诸候的意愿。五是群臣勾结蒙蔽君主。六是君主的伯叔兄弟各自结党,扩展势力,以违抗君命。上述国家存在的六
危险因素不能克服,必然会自取其祸的。所谓“三不辜”:一是肆意杀害贤良,二是杀戮已经归降的人,三是对无罪之人滥施刑罚,这就是“三不辜”
防守一方如果仅仅凭藉地势险要,城郭牢固势必有被侵削之危,攻一方倘若完全依仗军事上的
大必定会由
变弱。
兵不讲事理,征伐不合天
,上天就会降大祸。举动不违天
,就会得到天助。举动确实违反了天
,国家的命数也就不长了,还会受到上天的重罚。当事
运行变化到极
时,人们就必须安静下来,动静
退必须符合适度。而事
已发展到极
人们却还不能静息下来,这就会失去天助。动静
退不合适度,这是违背天命的。人已归降还要杀戮,人有贤德反被杀害,人无罪过却施刑罚,上述作法,都是自己取祸。讨伐征敌如果符合天
,就会得到五倍的福助;讨伐
征如果不符合天
,就会受到十倍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