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均兵(2/2)

在这次作战中,晋军步、骑、车兵互相协同,使晋军化劣势为优势,终于大获全胜。

武王说:“好啊!”

刘裕本是东晋将领,后掌握东晋军政大权,积极准备兵北,消灭南燕。南燕与东晋相邻,据有五州之地,拥有铁骑万匹。南燕得知晋将要北的消息后,决定采取诱敌的作战方针。燕主慕容超自信地认为:“不如纵使岘(大岘山,今山东沂县北),以骑蹂之,何忧不克?”义熙五年(409 年)四月,刘裕率兵十余万自建康(今南京)发,所过之地皆筑城堡,并分兵留守,以防被南燕骑兵切断后路。当晋军抵达南燕境年的琅琊时,燕守军不战而走。刘裕识破此乃敌诱兵之计,以便依托临朐(今山东)、广固等城,在平坦地带同晋军决战,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北越大岘山,直捣南燕腹地,以车制骑,一举消灭南燕。

车、步、骑三个兵和作用不同,各有所长,又各有短。在作战中,只有让它们协同作战,互相合,利用战车抗击敌步骑的冲击,利用骑兵的大突击力,用步兵最终解决战斗,才能取得作战的胜利。刘裕就是使用步骑与战车协同作战而灭掉南燕的。

六月十八日,晋军主力到达临城南数里之地,慕容超派骑兵前来攻。但在晋军阵前,燕军骑兵威力难以发挥。双方激战半日,相持不下,燕于是兵悉助战,临城中守军兵力单薄。刘裕乘机派兵偷袭,一攻即陷,然后乘势猛打猛攻,大败燕军。接着乘胜前,直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次年二月,燕在被围八个月后,开门投降,慕容超被擒杀,南燕灭亡。

十辆战车为一屯。车与车前后距离二十步,左右间隔六步。队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三十六步,五辆战车设一长,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二里,战车撤战斗后仍内原路返回。骑兵应备的军官数量是,五名骑兵设一长,十名骑兵设一吏,百名骑兵设一率,二百名骑兵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骑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二十步,每骑左右间隔四步,队与队之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为五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每列前后相距十步,左右间隔二步,队间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二十五步。三十名骑兵为一屯,六十名骑兵为一辈,每十名骑兵设一吏,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百步,撤战斗后各自返回原来的位置。”

大岘山七十丈,长二十里,山势险峻,有“齐南天险”之称。六月十二已晋军到达东莞,越过大岘山。在战前,刘裕分析了敌我双方军队的特,认为南燕向来以骑兵称雄,在平原地区作战,骑兵的冲击力大,机动好。而晋军步兵与车兵较多,如何将晋军的劣势化为优势呢?刘裕经过思考,制定了一个步、骑、车兵相互合的作战方案:将兵车四千辆分为左、右翼,中间由骑兵跟车前,作为机动兵力。这样既能防御敌军的攻,又可主动击敌人。然后刘裕令兵车“方轨(两车并行)徐行”,以加抵御燕骑兵的冲击力。“车悉张慢”,借以抵挡敌军矢石的打击。在近距离作战时,步兵在兵车的掩护下大显手,兵车上的长矛也可以有效杀敌。跟着兵白话六韬车前的骑兵既可得到兵车的掩护,又可有力地支援战车。总之,晋军这以步,骑、车兵互相协同的阵势,无论是防御还是攻,都是十分有效的。

例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