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武文世王公传(6/6)

,改封乐城县。

七年(226),迁移封地为巨鹿。太和六年(232),改封为赵王。曹幹的母亲被太祖宠爱。对于文帝成为帝王的继承人,曹幹的母亲是出了力的。文帝临去世时,有遗留下来的诏书,因此明帝对曹幹常常给以恩宠的表示。青龙二年(234),曹幹私自结交宾客,被官员上奏报告,明帝赐给他印信封记的诏书告诫教诲他,说道:“《易》称‘创立国家、继承家业,不要使用小人’,《诗》载有‘大车扬尘,遮人眼目’的告诫。自从太祖承受天命开设基业,深刻地观察了天下治乱的根源,戒鉴国家存亡的关键,刚开始分封诸侯,就用恭敬慎重的至理名言教训他们,用天下的正直的人士辅佐他们,常常称引马援遗留的告诫,加强对诸侯的宾客互相交通结纳的禁令,竟至于把它与犯有妖恶罪同等看待。这难道是用这些措施来淡薄兄弟骨肉感情?只不过是想要使曹氏子弟没有过失罪愆,士人民众没有伤害的悔恨罢了。高祖文帝即位后,恭敬慎重地处理日常政务,颁布诸侯不得进入朝廷的命令。我又感于《诗经》作者创作关于兄弟之情的《棠棣》,赞赏《采菽》讥刺周幽王对来朝见的诸侯侮慢无礼的喻义,也因为诏书文字中说过‘如果有诏书的命令,可以来到京都’,所以命令各个王实行定期前来朝见天子的礼仪。但楚王、中山王一同触犯了私自交往结纳的禁令,赵宗、戴捷都因他们的罪过受到了惩罚。近来东平灵王又使派他的下属官员殴打寿张县吏,官员举报,我判决削减他的封县。现在有关官员认为曹纂、王乔等人为了九族的定期节日,在赵王家里集会,有不合时宜的地方,都是违背禁令的。我考虑赵王你年轻时候有恭敬顺从的素质,加上受到先帝临终关照,想要给以恩爱礼貌的尊崇,并且延续到后代,何况是你本人呢?并且不是圣人,谁能无过?所以我已诏令有关官员原宥赵王你的过失。古人说过:‘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也要警戒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心存惶恐畏惧。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隐蔽却不显现,也没有什么东西细微得可以不显露出来。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极为谨慎。’请叔公您遵循先世圣人的典则,以继承先帝的遗命,战战兢兢、恭恭敬敬地保守你的王位,以称我的心意。”景初(237~239)、正元(254~256)、景元期间(260~264),屡次给曹干增加封邑,连同以前的共有五千户。

楚王曹彪传,楚王曹彪,字朱虎。建安二十一年(216),封寿春侯。黄初二年(221)晋升爵位,迁移封地,为汝阳公。三年,封为弋阳王。当年迁移封地,为吴王。黄初五年(224),改封为寿春县。黄初七年(226),迁移封地为白马。太和五年(231)冬天,到京都朝见天子。六年,改封为楚王。当初,曹彪前来朝见时违犯了禁令,青龙元年(233),被主管官员上奏批评,明帝下诏削减了他三个县、一千五百户的封地。青龙二年(234),遇到大赦,恢复了削减的三个县的封地。

景初三年(239),为曹彪增加了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有三千户。嘉平元年(249),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谋划迎立曹彪,在许昌建都。此事记在本书《王凌传》中。齐王于是派遣太傅和侍御史去到他的封地考察验证,把各个有牵连的人逮捕治罪。廷尉请求征召曹彪治罪,于是依照汉朝惩治燕王刘旦的旧例,派人兼任廷尉大鸿胪持节符赐给曹彪用玺印封记的诏书严厉谴责他,让他自谋出路。曹彪于是自杀。他的妻子和几个儿子都被罢免为平民,迁移到平原郡。曹彪手下的官员以及监国谒者,因为犯了知情而不加以辅正教导的大义,都被杀。正元元年(254)齐王下诏书说:“已故楚王曹彪,背叛国家,依附奸人,自己身死,后代被废为平民,虽然是咎由自取,还是哀悯怜惜他。国君具有容忍包容的器量,是亲近自己的亲人的方法,特封曹彪的世子曹嘉为常山真定王。”景元元年(260),为曹嘉增加封邑,连同以前的共有二千五百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