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王毋丘诸葛邓钟传(8/10)

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县。此时,钟会正好乘虚而入。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这年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几乎到了断粮的地步。

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县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之际,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与书信,来到邓艾兵营,宣布投降。邓艾率兵进驻成都,刘禅率太子及王侯群臣六十余人两手反绑,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罪该当死,来到军门。邓艾解开绳索,烧掉棺材,把这些人安抚下来,没有杀他们。同时他又巡视军容军纪,没有发生抢掠之事。对于降臣,让他们退位,重操旧业。巴蜀百姓都称赞邓艾。又依邓禹旧制,命刘禅代理骠骑大将军,太子为奉车,诸王为驸马都尉。巴蜀旧官都根据情况任命为新官,或成为邓艾的部属。又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统巴蜀各郡。又在绵竹堆积敌人尸首,封土成高土冢,以炫耀战功,叫做京观。魏国士卒因作战而死的,也与巴蜀兵共同埋葬。邓艾很自负,居功自傲,对蜀地士大夫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又说:“姜维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英雄,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有见识的人听了此话无不嘲笑他。十二月,皇帝下诏说:“邓艾张扬武力,振奋国威,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王的人引颈自杀,通缉多年的罪人,一朝之间就给平定了。打仗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很快结束,席卷西部,平定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奋力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捉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他们都还比不上邓艾。因此策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邓艾对司马昭说:“兵家讲究先树立声威,尔后才真正以实力进攻。今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时机。

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劳,不能轻易动兵,暂且缓缓再说,先留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事和农业作准备,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沿江讨伐东吴的事宜。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吴国一定归顺。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而今当厚待刘禅,以便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安抚士卒平民用来招致远方的人。如果将刘禅送到京城,东吴的人认为这是软禁流放,这对于劝他们归附之事实在不利。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到时东吴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郡内有董卓坞作为他的宫室。封赐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为食邑,用以显示归顺朝廷所获得的恩宠。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司马昭派监军卫馞告示邓艾说:“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于是邓艾又说:“我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敌人首领既然已经投降,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抚他们,这是符合时宜的。而今蜀国全部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费不少时日。《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而今东吴未平,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时机。《孙子兵法》说道:‘前进不是为了名誉,后退不怕罪责。’我邓艾虽没有古贤人的风范,但还是想不自我嫌弃以损害国家的利誉。”钟会、胡烈、师纂等都说邓艾狂傲荒悖,不合常理,桀傲不驯,有反叛的征兆。皇帝下诏书将邓艾囚禁起来,用囚车押送京城。邓艾父子被囚禁以后,钟会到成都,先送走邓艾,然后反叛。

钟会死后,邓艾部下将士追上邓艾的囚车,将他接回。卫馞派田续等讨截邓艾,在绵竹县西相遇,杀死邓艾。邓艾的儿子邓忠也同时被杀。其余的儿子均在洛阳,也被杀。邓艾的妻子及孙子被流放到西域。当初,邓艾将攻打西蜀时,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有流水。他问殄虏护军爰邵:“按《易》经的卦辞,山上有水叫《蹇》。《蹇》繇说:‘《蹇》有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说:‘《蹇》利西南,往往有功;不利东北,往往穷途末路。’前去讨伐西蜀,难道回不来吗?”邓艾若有所失,闷闷不乐。

泰始元年(265),晋朝建立。皇帝下诏说:“从前太尉王凌阴谋废齐王,而齐王最终不能保持帝位。征西将军邓艾,居功自傲,失去品节,应处死刑。但下达诏书之日,邓艾遣散人众,束手受罪,与那些贪生作恶的人,确有不同。今大赦可以还城。如果没有子孙的可以为之立嗣,使祭祀之礼不绝。”泰始三年(267),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鸣冤:“邓艾忠心耿耿,至今仍负叛逆的罪名,平定巴蜀却遭受灭族的罪。我实在为他伤悼。可惜呵!竟说邓艾是反叛。邓艾性情刚直,冒犯众人,不能和朋友处好关系,所以没有人替他申冤。我敢说邓艾并不是谋反。从前,姜维有垄断陇右的志向。邓艾治理当地,守备严密,积蓄粮食,训练兵力,那时正值干旱,邓艾推行区种的方法,身穿粗衣,手拿工具,率领将士垦田。上行下效,大家都尽力耕田。邓艾持着符节,守卫边疆,统辖万余人,而仍身体力行,做下属士兵所做的活计,如果不是忠心尽节,有谁能这样做呢?所以落门、段谷的两次战役,邓艾以少胜多,击败强敌。先帝知道邓艾可以委以重任,所以每次作战前常召他在朝廷制定战胜敌人的策略,并任命他为重将。邓艾接受任务后,经常把马蹄包裹起来,把车钩牢,以防止滑跌,然后率军冲入战场,壮志凌云,将士乘胜追击,迫使刘禅及众大臣反绑双手俯首称臣,屈膝投降。邓艾功成名就,本应该书之史册,流传千古。七十岁的老人,反叛图什么呢?邓艾确实是凭恃圣上养育的恩德,从未想到受到怀疑,假装用朝廷圣旨,依照旧制行事,其实是为了保卫国家。虽然于一般常理有所违背,但也与古义相吻合。邓艾矫命承制,固属有罪,但推究他的用心,还是可以原谅的。钟会妒嫉邓艾的威名,捏造罪名,忠心耿耿而受到杀害,一心为国而受到怀疑,脑袋悬挂于马市,儿子受到株连。看见这种情状的人无不流涕,听到这桩悲剧的人无不叹息。陛下即位,发扬光大宽宏的气度,放弃前嫌,被杀害的人家,也应予以录用。从前,秦国百姓同情白起无罪被杀,吴国人伤悼伍子胥蒙冤而死,都为他们立祠庙。现在天下百姓都为邓艾的冤死痛心疾首,也是这种情形。我认为,邓艾身首异地,葬在田野,官家应当为他收尸,归还他的田产住宅。因为邓艾有平定巴蜀的功业,应当封赐他的孙子,盖棺后给予谥号,让死者无所遗恨。这样使九泉之下的冤魂得以赦免,后世人也认为朝廷有信有义。埋葬一人而使天下钦慕朝廷的德行,埋葬一魂使天下归顺其心。这样做并不费多少力却能取悦天下人心。”泰始九年,皇帝下诏说:“邓艾创立功勋,束手受罪而不逃脱处罚,他的子孙也沦为奴隶,我常常同情他们,可任命他的亲孙子邓朗为郎中。”邓艾在西部的险要之地,修筑城堡。

泰始年中(265~274),羌敌叛乱,数次杀死刺史,凉州通道断绝。那些活下来的官兵百姓,全得益于邓艾修筑的城堡。邓艾同郡有个叫州泰的同辈人,也喜欢创立功业,善于用兵打仗。做官做到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