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在那里看到一件容易倾倒的
。于是他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
啊?”守庙人回答说:“这是国君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欹
。”
译文
这篇也是由许多小议论组成的,大多内容又见《荀》。“孔
曰”二章,一是说君臣、父
、兄弟间要讲恕
,一是讲君
要三思。“孔
观于鲁桓公之庙”章是讲“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
理。主张遵守愚、让、怯、谦的损之又损之
,这就是“满招损,谦受益”俗语的来源。
路走上前去问
:“请问保守成业有什么方法吗?”
從父命孝,臣從君命貞乎?奚疑焉.」孔
曰:「鄙哉賜,汝不識也.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千乘之國,有爭臣五人,則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爭臣三人,則祿位不替;父有爭
,不陷無禮;士有爭友,不行不義.故
從父命,奚詎為孝?臣從君命,奚詎為貞?夫能審其所從,之謂孝,之謂貞矣.」
孔说:“聪明睿智的人,用愚朴来保守成业;功盖天下的人,用谦让来保守成业;勇力震世的人,用怯懦来保守成业;富有四海的人,用谦卑来保守成业。这就是退损再退损的方法。”
评析
孔说:“我听说国君放在座位右边的欹
,空虚时就倾倒,
不多不少时就端正,
满时就倒下。贤明的国君把它作为最
警戒,所以常常把它放在座位边。”说完回
对弟
说:“
试试。”弟
把
欹
,
不多不少时欹
就端正,
满时就倒下。孔
叹
:“唉,哪有东西盈满了不倒的呢!”
孔说:“君
有三
思虑,是不能不
察的。小时候不
学习,长大后就没有技能;年老不教导
孙,死后就没人思念;富有时不愿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救济。所以君
年少时想到长大以后的事就要努力学习,年老了想到死后的事就要好好教导儿孙,富有时想到穷困就要致力于施舍。”
路盛服見于孔
.
曰:「由是倨倨者何也?夫江始
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風則不可以涉,非唯下
多耶?今爾衣服既盛,顏
充盈,天下且孰肯以非告汝乎?」
路趨而
,改服而
,蓋自若也.
曰:「由志之,吾告汝,奮于言者華,奮于行者伐,夫
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
知之曰智,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智,行至則仁,既仁且智,惡不足哉!」
路問于孔
曰:「有人于此,披褐而懷玉,何如?」
曰:「國無
,隱之可也;國有
,則袞冕而執玉.」
孔说:“君
有三恕:有国君而不能侍奉,有臣
却要役使,这不是恕;有父母不能孝敬,有儿
却要求他报恩,这也不是恕;有哥哥不能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这也不是恕。读书人能明了这三恕的
本意义,就可以算得上行为端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