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好生(2/2)

这也是许多小篇章的汇聚。首章是孔和鲁哀公对话,哀公不问大事,孔说的却是大事。讲舜“好生而恶杀”“授贤而替不肖”,有德而善任人。这是从政的本。“虞芮二国”章是对文王实施教化的赞

说:“从这件事看来,文王的治国之,不可再超过了。不下命令大家就听从,不用教导大家就听从,这是达到最境界了。”

说:“舜作为君主,他的政治是惜生命而厌恶杀戮,他用人的原则是以有才能的人替换无才能的人。他的仁德像天地一样广大而又清净无,他的教化像四季一样使万变化。所以,四海之内都接受了他的教化,甚至遍及动植之类,凤凰飞来,麒麟跑来,鸟兽都被他的仁德化。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惜生命的缘故。您不问这些治国之而问什么帽,所以我才迟迟不回答。”

译文

虞国和芮国为了争田而打官司,打了几年也没结果,他们就相互说:“西伯是一位仁人,我们何不到他那里让他给评判呢?”

鲁哀公向孔:“从前舜的是什么帽啊?”孔不回答。鲁哀公说:“我有问题问你,你却不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孔回答说:“因为您问问题不先问重要的,所以我正在思考怎样回答。”鲁哀公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曰:「小辯害義,小言破,關睢興于鳥而君之,取其雄雌之有別;鹿鳴興于獸,而君大之,取其得而相呼.若以鳥獸之名嫌之,固不可行也.」

评析

得學之,患弗能行.有其德而無其言,君恥之;有其言而無其行,君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恥之;地有餘民不足,君恥之;眾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恥之.」

路曰:「君而強氣,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強氣,則刑戮荐蓁.豳詩曰:『殆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汝下民,或敢侮余.』」孔曰:「能治國家之如此,雖侮之,豈可得乎?周自后稷積行累功,以有爵土,公劉重之以仁,及至大王亶甫,敦以德讓,其樹置本,備豫遠矣.初,大王都豳,翟人侵之,事之以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于是屬耆老而告之,所吾土地.吾聞之君不以所養而害人,二三何患乎無君?遂獨與大姜去之,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豳人曰:『仁人之君,不可失也,從之如歸市焉.』天之與周,民之去殷久矣,若此而不能天下,未之有也,武庚惡能侮.鄁詩曰:『執轡如組,兩驂如儛.』」孔曰:「為此詩者,其知政乎!夫為組者,<禾忽>紕于此,成文于彼,言其動于近,行于遠也.執此法以御民,豈不化乎!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他们西伯的领地后,看到耕田的人互相谦让田地的边界,走路的人互相让路。城邑后,看到男女分而行,老年人没有提着重东西的。西伯的朝廷后,士谦让着让他人大夫,大夫谦让着让他人卿。虞国和芮国的国君说:“唉!我们真是小人啊!是不可以西伯这样的君之国的。”于是,他们就一起远远地退让,都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託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建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聞之曰:「善哉!學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