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知者,蓋盡于此而已乎?」孔
曰:「何謂其然?亦略舉耳目之所及而矣.昔晉平公問祁奚曰:『羊
大夫,晉之良大夫也,其行如何?』祁奚辭以不知.公曰:『吾聞
少長乎其所,今
掩之,何也?』祁奚對曰:『其少也恭而順,心有恥而不使其過宿;其為大夫,悉善而謙其端;其為輿尉也,信而好直其功,言其功直,至于其為容也,溫良而好禮,博聞而時
其志.』公曰:『曩者問
,
奚曰不知也?』祁奚曰:『每位改變,未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此又羊
大夫之行也.』」
貢跪曰:「請退而記之.」
“完满却不自我满足,渊博却如同虚空,超过却如同赶不上,古代的君王也难以到。知识广博无所不学,他的外表恭敬,德行敦厚;他对任何人说话,没有不真实的;他的志向
明远大,他的
襟开阔坦
,因此他长寿,这是曾参的品行。孔
说:‘孝是
德的起始,悌是
德的前
,信是
德的加
,忠是
德的准则。曾参集中了这四
品德。’孔
就以此来称赞他。
“整齐庄重而又严肃,志向通达而又喜好礼仪,作为两国之间的傧相,忠诚雅正而有节制,这是公西赤的品行。孔说:‘礼经三百篇,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了解;三千项威严的礼仪细节,则难以掌握。’公西赤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孔
说:‘作傧相接待宾客要有庄重的容貌,要
据不同的礼节来致辞,所以说很难。众人听到傧相的致辞,认为仪式就完成了。’孔
对大家说:‘接待宾客这件事,他已经
到了。’孔
又对弟
说:‘你们想学习接待宾客礼仪的人,就向公西赤学习吧。’
贡回答说:“能够起早贪黑,背诵经书,崇尚礼义,行动不犯第二次过错,引经据典很认真的,是颜渊的品行。孔
用《诗经》的话来形容颜渊说:‘如果遇到国君
,就能成就他的德业。’‘永远恭敬尽孝
,孝
足以为法则。’如果颜渊遇到有德的君王,就会世代享受帝王给予的
誉,不会失去他的
名。被君王任用,就会成为君王的辅佐。
“有大功不夸耀,位不欣喜,不贪功不慕势,不在贫苦无告者面前炫耀,这是颛孙师的品行。孔
这样评价他:‘他的不夸耀,别人还可能
到,他在贫苦无告者面前不炫耀,则是仁德的表现。’《诗经》说:‘平易近人的君
,是百姓的父母。’先生认为他的仁德是很伟大的。
“贫困能矜持庄重,使用仆人如同借用般客气。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
上,不总是怨恨别人,不总是记着别人过去的罪过,这是冉雍的品行。孔
评论他的才能说:‘拥有土地的君
,有民众可以役使,有刑罚可以施用,而后可以迁怒。普通人发怒,只会伤害自己的
。’孔
用《诗经》的话告诉他说:‘万事都有开端,但很少有善始善终的。’
“富贵了他也不欣喜,贫贱了他也不恼怒;假如对民众有利,他宁愿行为俭约;他侍奉君王,是为了帮助下面的百姓,这是澹
文说:“请就您所接
到的谈谈,我想问问他们的品行。”
“尊敬长辈,同情幼小,不忘在外的旅人,喜好学习,博综群艺,察万
且勤劳,这是冉求的品行。孔
因此对他说:‘好学就有智慧,同情孤寡就是仁
,恭敬就接近礼义,勤劳就有收获。尧舜忠诚谦恭,所以能称王天下。’孔
很称赞他,说:‘你应当成为国家的卿大夫。’
文说:“因为你常和他们一起学,也是贤者,为何说不知
呢?”
文说:“对于了解贤人,没有不困难的。现在您本人亲
在孔
门下求学,所以敢冒昧问您。”
“不害怕暴,不欺辱鳏寡,说话遵循本
,相貌堂堂端正,才能足以打仗带兵,这是
路的品行。孔
用文辞来赞
他,用《诗经》中的话来称赞他:‘接受上天大法和小法,庇护下面诸侯国,接受天
授予的荣
。不胆怯不惶恐,施神威奏战功。’
力又勇敢啊!文采胜不过他的质朴。
译文
贡说:“先生的门人,大概有三千人就学。有些是与我接
过的,有些没有接
,所以不能普遍地了解来告诉你。”
卫国的将军文问
贡说:“我听说孔
教育弟
,先教他们读《诗》和《书》,然后教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
理。讲的是仁义,观看的是礼乐,然后用文才和德行来成就他们。大概学有所成的有七十多人,他们之中谁更贤明呢?”
贡回答说不知
。
贡回答说:“贤能的人没有妄行,了解贤人就很困难。所以君
说:‘没有比了解人更困难的了。’因此难以回答。”
“学习能够理解其义,送迎宾客必定恭敬,和上下级
往界限分明,是卜商的品行。孔
用《诗经》的话评价他说:‘能够用平和公正的态度
人
事,就不会受到小人的危害。’像卜商这样,可以说不至于有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