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说:“您说得太好了,达到极了,但我实在鄙陋,不足以成就这些。”
“哀公问政于孔”章,是由《礼记-中庸》改写而来,当中用“哀公问”作衔接,似更合理,彼此可参看。内容主要讲儒家的施政原则,如五达
、三达德、治国九经、诚、择善固执等。
鲁哀公说:“我既已听到了这些话,很害怕不能果断地实行而犯错误。”
哀公问:“怎么呢?”
孔说:“像斋戒那样穿着庄重的服装静心虔诚,不符合礼仪的事
决不
,这就是修养自
的原则。驱除小人,疏远女
,看轻财
而重视德行,这就是尊重贤人的原则。给有才能的人加官晋爵,给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
憎一致,这就是让亲人更加亲
的原则。官员众多足供任使,这就是劝勉大臣的原则。真心诚意地任用,给以丰厚的俸禄,这就是奖劝士人的原则。劳役不误农时,减少赋税,这就是
民如
的原则。每天省察,每月考
,付给的工钱粮米与工作业绩相称,这就是奖劝百工的原则。来时
迎,去时
送,嘉奖有善行的人而怜惜能力差的人,这就是优待远客的原则。延续绝嗣的家族,复兴废亡的小国,治理祸
,扶持危弱,
时接受诸侯朝见聘问,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就是安抚诸侯的原则。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方法只有一个。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无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语言就会顺畅;
事先有准备,就不会
现困窘;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愧疚;
路预先选定,就不会阻碍不通。在下位的人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众。得到在上位人的信任是有规则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规则的,不能让父母顺心,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让父母顺心是有规则的,反省自己不真诚,就不能让父母顺心。使自己真诚是有规则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使自己真诚。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
人的原则。如果有诚心,不用勉
就能
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从从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
,这是圣人表现
来的形象。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好善的目标执著追求的人。”哀公说:“您教给我的方法已经很完备了,请问从什么地方开始实施呢?”
哀公问:“治理国家的事到此就完了吗?”
孔说:“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
,尊重贤人,亲
亲人,敬重大臣,
恤群臣,
民如
,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
就能确立正
,尊重贤人就不会困惑,亲
族人叔伯兄弟就不会怨恨,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迷惑,
恤群臣士人的回报就会更加厚重,
民如
百姓就会努力工作,招纳百工财
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之人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人就会敬畏。”
孔说:“喜
学习近于有智慧,努力实行近于有仁心,知
耻辱近于有勇气。知
了这三者,就知
了如何修
;知
如何修
,就知
如何治理人;知
如何治理人,就能完成治理国家的事情了。”
孔说:“树立仁
从
父母开始,可以教民众和睦;树立恭敬从尊敬长辈开始,可以教民众顺从。教人慈
和睦,民众就会认为亲人是最宝贵的;教人恭敬,民众就会认为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民众既能孝顺父母,又能听从命令,让他们
天下的任何事情,没有不行的。”
评析
养自,修养
德要以仁为本。仁,就是
有
人之心,
亲人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
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
亲人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就产生了礼。礼,这是政治的
本,因此君
不可以不修
。想要修
,不能不侍奉父母;要侍奉父母,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不能不知天。天下共通的人
大
有五条,用来实行这五条人
大
的德行有三
。君臣之
,父
之
,夫妇之
,兄弟之
,朋友之
,这五条是天下共通的大
。智、仁、勇三
品德,是天下共通的
德。实行这些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有的人天生就知
,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
,有的人经历了困苦才知
,最终都知
了,这是一样的。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
,有的人为了名利去
,有的人被迫勉
去
,最终成功了,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