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问玉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问玉

子貢問于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為玉之寡而珉多歟?」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而長,其終則詘然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jing1神見于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dao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jing1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chun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chun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shen于詩者矣;疏通知遠而不誣,則shen于書者矣;廣博易良而不奢,則shen于樂者矣;潔靜jing1微而不賊,則shen于易者矣;恭儉莊敬而不煩,則shen于禮者;屬辭比事而不亂,則shen于chun秋者矣.天有四時者,chun夏秋冬,風雨霜lou,無非教也;地載神氣,吐納雷霆,liu形庶wu,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有wu將至,其兆必先.是故天地之教,與聖人相參.其在詩曰:『嵩高惟嶽,峻極于天,惟嶽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矢其文德,協此四國,此文王之德也.凡三代之王,必先其令問.詩云:『明明天子,令問不已,三代之德也.』」

子張問聖人之所以教.孔子曰:「師乎,吾語汝,聖人明于禮樂,舉而措之而已.」子張又問,孔子曰:「師,爾以為必布几筵,揖讓升降,酌獻酬酢,然后謂之禮乎?爾以必行綴兆,執羽籥,作鐘鼓,然后謂之樂乎?言而可履,禮也;行而可樂,樂也.聖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萬民順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禮也.夫禮之所以興,眾之所以治也;禮之所以廢,眾之所以亂也.目巧之室,則有隩阼,席則有上下,車則有左右,行則並隨,立則有列序,古之義也.室而無隩阼,則亂于堂室矣;席而無上下,則亂于席次矣;車而無左右,則亂于車上矣;行而無並隨,則亂于階塗矣;列而無次序,則亂于著矣.昔者明王聖人,辯貴賤長幼,正男女內外,序親疏遠近,而莫敢相踰越者,皆由此塗chu也.」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请问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珉为贱,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吗?”

孔子说:“并不是因为玉少就认为它贵重,也不是因为珉多而轻贱它。从前君子将玉的品质与人的mei德相比。玉温run而有光泽,像仁;细密而又jian实,像智;有棱角而不伤人,像义;悬垂就下坠,像礼;敲击它,声音清脆而悠长,最后戛然而止,像乐;玉上的瑕疵掩盖不住它的mei好,玉的mei好也掩盖不了它的瑕疵,像忠;玉se晶莹发亮,光彩四溢,像信;玉的光气如白se长虹,像天;玉的jing1气显现于山川之间,像地;朝聘时用玉制的珪璋单独通达情意,像德;天下人没有不珍视玉的,像尊重dao。《诗经》说:‘每想起那位君子,他温和的如同mei玉。’所以君子以玉为贵。”

孔子说:“进入一个国家,就可以知dao它的教化程度了。那里人民的为人,如果辞气温柔,xing情敦厚,那是《诗》教化的结果;如果通达政事,远知古事,那是《书》教化的结果;如果心xiong宽广,和易善良,那是《乐》教化的结果;如果安详沉静,推测jing1微,那是《易》教化的结果;如果谦恭节俭,庄重诚敬,那是《礼》教化的结果;如果善于连属文辞,排比史事,那是《chun秋》教化的结果。所以《诗》教的不足在于愚暗不明,《书》教的不足在于夸张不实,《乐》教的不足在于奢侈铺张,《易》教的不足在于过于jing1微细密,《礼》教的不足在于烦苛琐细,《chun秋》教的不足在于luan加褒贬。如果为人能zuo到温柔敦厚又不愚暗不明,那就是shen于《诗》教的人了;如果能zuo到通达知远又不言过其实,那就是shen于《书》教的人了;如果能zuo到宽广博大平易善良又不奢侈铺张,那就是shen于《乐》教的人了;如果能zuo到沉静jing1微又不过于jing1微细密,那就是shen于《易》教的人了;如果能zuo到恭俭庄敬又不烦琐苛细,那就是shen于《礼》教的人了;如果能zuo到善于属辞比事又不luan加褒贬,那就是shen于《chun秋》教的人了。”

评析

古人很看重玉,有些礼qi和用品用玉来制作。孔子把玉的品质和君子的德行相比,并引《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说明,对人很有启迪。“孔子曰入其国”章,讲进入一个国家,看国人的举止、修养、学识,就可以知dao他们受教育的情况。孔子讲在学习《诗》《书》《礼》《乐》《易》《chun秋》这些经典时,提倡要正确地理解,要避免书中的偏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