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
(六)
总之,前代优秀作者真是伟大,学识雄厚,才能超。他们以从事写作的余力,舞文
墨,写得优
奇巧。各
杂文相互辉映,好像小小的群星照耀。可是后来摹仿者的作品,就只有令人心烦意扰!
仔细考察从汉代以来的杂文,名称类别甚多。有的叫典、诰、誓、问,有的叫览、略、篇、章,有的叫曲、、
、引,有的叫
、讽、谣、咏等等,总括这些名目,都属于杂文一类。审查其不同的意义,可以分别归
有关文
中去讨论;因为要对各
有联系的文
分类集中论述,所以这里不作详论。
从扬雄写了《连珠》以后,摹拟这作品的也偶有
现。如东汉的杜笃、贾逵之辈,刘珍、潘勖之
,虽然想穿明“珠”,却往往是连贯的鱼
睛。这就正如去邯郸学走路的寿陵人,他爬着回去,当然不是邯郸人的走法;学西施心痛时皱眉的丑女,她捧着心装
心痛的样
,也和西施皱眉
的
态毫不相
了。只有陆机所写《演连珠》,
理新颖,文辞
捷;但在篇章字句的
理上,却比过去的篇幅扩大得多。这岂不是羡慕仙人朱仲的四寸大珠!这
文
比较短小,易于写得
凑,经过
思熟虑,就能写得内容丰富。必须把意义表达明显而又文词简净,事理完备而又音韵和谐,好像许多圆石转动不已,这就可以叫
“珠”了。
(四)
于辽阔的太空,正是凭着气质来支文辞。到汉初枚乘
行艳丽的描写,开始创作了《七发》,丰富的文采,如彩云结成,华丽的描写,像和风四起。人的
耳
鼻所引起的,是各
各样的嗜
;《七发》开始讲不正当的嗜
,最后讲正当的愿望,是为了用以告戒贵族
弟。曾经在天禄阁
行
思考的扬雄,擅长于
刻的著述;他用一些短小零碎的文辞,最早写了《连珠》,这
作品虽较短小,却
有明快
泽的特
。以上三
文
,是文章的支
,闲暇时用以为娱的次要作品。
从宋玉写了《对问》以后,西汉东方朔仿效写作并加以扩大,写成了叫《答客难》的作品;借托古人来安
自己的情志,虽然写得
疏,对自己的思想却有较好的辨析。扬雄所写《解嘲》,其中夹杂一些诙谐嬉笑的话,为自己反复辩解,写得也还不错。东汉班固的《答宾戏》,
有
好的文采;崔骃的《达旨》,表达了符合常
的
制;张衡的《应间》,写得严密而雅正;崔寔的《答讥》,写得较为齐整却略微质朴;蔡邕的《释诲》,内容
刻而文辞明亮;东晋郭璞的《客傲》,情志鲜明而文采丰富:以上各家虽是相互摹仿,但都是这方面写得较好的作者。此外如曹植的《辩问》,文辞不错而内容疏略;庾骃的《客咨》,内容较
而文辞太弱。像这样的作品还很多,已没有什么可取的成就了。本来这
文
的创立,是为了抒发内心的烦闷,从而表达作者的情志。无论是在作者不顺利时借以表现其
尚的
德,或是在困难时寄寓其泰然的心情,都要有
的思想,奇特的文采,这就是这
文
的主要写作特
。
从枚乘写了《七发》以后,这文
的作者继续不断。枚乘首先写的《七发》,看来真是超群
众、十分壮丽了。到东汉傅毅的《七激》,会聚了明白而简要的优
;崔骃的《七依》,写成广博而雅正的妙文;张衡的《七辩》,文采柔和而细致;崔瑗的《七苏》,立义纯正;曹植的《七启》,在宏伟壮丽上取胜;王粲的《七释》,致力于对事理的辨析。从汉末桓麟写《七说》以后,到西晋左思的《七讽》之前,其间摹仿学习写过这
文
的,还有十多家。他们的作品,有的文辞华丽而内容不正确,有的内容
粹,却又文辞杂
。从这
文
的大概趋向来看,不外是
谈
室的壮丽,大写田猎的盛况,尽量描绘衣服饮
的珍奇,极力形容音乐
女的动人;
好的用意
人至
,艳丽的文辞惊心动魄;虽然以夸张的描写开始,以谏正的用意结束,但正面的讽谏太少而反面的劝诱过多,这
趋势已不能返回。正如扬雄所说:这是首先“大肆宣扬郑国和卫国的
乐,曲
末了才缀以典正的雅乐”只有崔瑗的《七苏》,叙述贤明而归结于儒家之
,虽然文辞不很突
,但意义是卓越的。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