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也。至于山西既定,威临天下,戎竭丧其精胆,群帅贾其余壮,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玩兵之日。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矣。光武审《黄石》,存包桑,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岂其颠沛平城之围,忍伤黥王之陈乎?
赞曰:吴公鸷强,实为龙骧。电扫群孽,风行巴、梁。虎牙猛力,功立睢阳。宫、俊休休,是亦鹰扬。
译文
(吴汉、盖延、陈俊、臧宫)
◆吴汉传
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家贫,供职为县的亭长。王莽末年,因宾客犯法,就脱其名籍逃亡到渔阳。因资用缺乏,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所到之处都交结豪杰。
更始即位,派遣使者韩鸿去河北招降。有人对韩鸿说“:吴子颜,是位奇士,可以与他计事。”韩鸿召见吴汉,很高兴,就以帝命拜他为安乐县县令。恰逢王郎兴起,北州扰乱困惑。吴汉素来听说光武是位长者,独想归心于光武。就对太守彭宠说:“渔阳、上谷突击敌军的骑兵,是天下闻名的。你为什么不集合二郡的精锐,归附刘公攻击邯郸呢,这是难得的功劳哩。”彭宠以为对,而下面官属都想归附王郎,彭宠不能夺其志。吴汉于是辞出,止于外亭,想设法讹诈众人,还没有想出办法。看到路上有一个儒生模样的人,吴汉使人把他召来,为他具备了食物,问他听到了些什么。儒生因此说刘公所过之处,郡县都归心于他;邯郸那个妄自举尊号的,确实不是刘氏宗室。吴汉大喜,即诈为光武亲笔书信,移檄到渔阳,使儒生带交彭宠,令他把所听到的话去说服彭宠,吴汉也跟着到渔阳。彭宠很以为然。于是派遣吴汉率兵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所到之处击斩王郎将帅。追及光武于广阿,拜吴汉为偏将军。攻拔邯郸以后,赐号建策侯。吴汉为人秉性忠厚但少文采,仓卒之间不能以言词表达其意。邓禹及诸将多知道他,多次荐举他,等到召见,光武就亲信他了,常居于门庭之下。光武将发幽州之兵,夜间召邓禹,问谁可充当此任。邓禹说“:我曾经多次与吴汉交谈,他为人勇敢而有智谋,诸将很少有能赶得上他的。”即拜吴汉为大将军,命他持符节到北面发十郡突击敌军的骑兵。
更始幽州牧苗曾听说,暗中调兵,命令诸郡不要应调发兵。吴汉就率领二十骑先奔驰到无终。苗曾以为吴汉无防备,出迎于路途,吴汉即指挥兵骑,收苗曾而斩之,而夺取其军马。北州震动惊骇,各城邑莫不望风服从。于是发动其全部兵卒,引而向南,与光武会师清阳。诸将望见吴汉回来,士马甚为强盛,都说“:他是否肯分兵与别人呢?”等到吴汉到了将帅治事之所,呈上军士的名簿,诸将人人多请收其军。光武说“:以前恐怕他不肯与人,现在提出请求的为什么又这样多呢?”诸将都感到很惭愧。起初,更始派遣尚书令谢躬率领六将军攻王郎,不能攻下。刚好光武到,共同平定邯郸,而谢躬裨将抢劫虏掠不请示报告,光武深为憎恨。虽都在邯郸,还是分城而处,然而经常安慰他。谢躬勤于职事,光武常称赞说:“谢尚书是个真正的官吏哩。”所以自己不怀疑。谢躬既而率其兵数万,还屯于邺。当时光武南击青犊,对谢躬说:“我追击贼兵于射犬,必破贼。尤来在山阳者,必定会惊走。如果以君的威力,攻击这些散虏,必胜无疑。”谢躬说:“好。”到青犊被击破,尤来果然北走隆虑山。谢躬就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自己率领诸将军攻击青犊。穷寇奋力死战,其锋锐不可当,谢躬于是大败,死者数千人。光武因谢躬在外,就遣吴汉与岑彭袭击其城。吴汉先遣辩士说服陈康说“:我听说上智之人不处危以求侥幸,中智之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之人安于危以自取灭亡。危亡之到来,是由于人所造成,不可不察。现在京师败乱,四方纷纭扰乱,公是知道的。萧王兵强士附,河北归命于他,这是公看到的。谢躬内背萧王,外失众心,这是公所知道的。公现在据守孤危之城,等待灭亡之祸,忠义无所立,节气无所成,不如开门迎接汉兵,转祸为福,免下愚之败,收中智之功,这是最好的计哩!”陈康以为然。
于是陈康收刘庆及谢躬妻子,开门迎接汉兵入城。等到谢躬从隆虑回邺,不知陈康已反,就与数百骑轻装入城。汉伏兵将他拿下,以手击杀谢躬,他的部众全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