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去世。子马卫嗣位。马卫卒,子马香嗣位,徙封为棘陵侯。马香卒,子马丰嗣位。马丰卒,子马玄嗣位。马玄卒,子马邑嗣位。马邑卒,子马丑嗣位,桓帝时以罪废其封国。
延熹二年(159),复封马成玄孙马昌为益阳亭侯。
◆刘隆传
刘隆字伯元,南阳安众侯的宗室。王莽居摄年间,刘隆父刘礼与安众侯刘崇起兵谋杀王莽,事泄露,刘隆以年不满七岁,得免于祸。等到年壮,就学于长安,更始拜他为骑都尉。请假归,迎妻子儿女安置在洛阳。听说世祖在河内,就追及世祖于射犬,被任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李轶就把刘隆的妻子儿女杀了。
建武二年(26),封亢父侯。建武四年(28),拜为诛虏将军,讨伐李宪。李宪被讨平后,派遣刘隆屯田武当。
建武十一年(35),代理南阳太守,一年多,呈上大将军印绶。
建武十三年(37),增加食邑,更封为竟陵侯。这时,天下垦田多不符合实际,户口年纪又互有增减。
建武十五年(39),诏令各州郡检核垦田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者以优良富饶田地给予豪强大族,而对羸弱百姓侵占剥削,百姓嗟叹埋怨,号啕呼叫的挤满了道途。当时各个郡各遣使者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一看,见写着“颍川、弘农可以问,河南、南阳不可以问”帝诘问此书来历,吏不肯说真话,诈说是在长寿街上捡到的。帝发怒。当时显宗为东海公,年令只有十二岁,在幄幕后说“:吏受郡守命令,当然想以垦田作为方法哩。”帝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说河南、南阳不可以问呢?”显宗回答说:“河南是帝城,多亲近之臣,南阳是帝乡,多近亲,田宅超过规定,不可为标准。”帝令虎贲将诘问该吏,吏就如实说明,恰如显宗说的一样。于是派遣近侍考察核实,奏明奸状。
第二年(40),刘隆被征下狱,其同辈十多人都死。帝以刘隆是功臣,特将他贬为平民。
建武十七年(41),再封刘隆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趾蛮夷征侧等,刘隆另于禁奚谷口破其军,俘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两万余人。回京,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到大司马吴汉去世后,刘隆为骠骑将军,代理大司马事。刘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年,呈上大将军印绶,官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请。
建武三十年(54),定封慎侯。
中元二年(57)卒,谥为靖侯。子刘安嗣位。
◆傅俊传
傅俊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世祖攻取襄城,傅俊以县亭长迎接汉军,拜为校尉,襄城逮捕他的母弟及宗族,都诛灭了。跟从攻破王寻等,以傅俊为偏将军。另击京、密,攻破了,遣他回颍川,收葬家属。到世祖讨伐河北时,傅俊与宾客十余人北追,在邯郸追到了,上谒世祖,世祖使他率领颍川兵,常常跟从征伐。世祖即位,以傅俊为侍中。
建武二年(26),封昆阳侯。
建武三年(27),拜傅俊为积弩将军,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击破秦丰,因而率兵攻取江东,扬州全部平定。
建武七年(31)去世,谥为威侯。子傅昌嗣位,徙封芜湖侯。建初年间,遭母丧,因而上书,以芜湖贫穷不愿去封国,要求赐钱五十万,为关内侯。肃宗发怒,贬傅昌为关内侯,竟不赏赐钱财。
永初七年(113),邓太后复封傅昌子傅铁为高置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