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甚相敬爱,上疏举荐吴良说:“臣听说为国所重要的,必在于得人;报恩的义行,莫大于举荐贤士。我看到我府西曹齐国吴良,资质敦厚坚固,公正廉洁,躬俭安贫,虽老而志节不衰;又治《尚书》,学通师法,经任博士,行为中正表有仪礼。宜备位宿卫,以辅圣政。臣刘苍荣宠到顶了,忧思责任深大,私心羡慕公叔举荐家臣同升于朝之义气,而惧臧文知贤不进之罪,敢呈愚见,犯冒圣威。”显宗以疏示公卿说“:前以事见吴良,见他须发皓然,衣冠甚伟。荐贤才助国政,是宰相的职责,萧何举韩信,设坛而拜,不复考试。今以吴良为议郎。”永平中,帝驾近出,信阳侯阴就干扰禁卫,车府令徐匡钩阴就车,将驾车人收狱。诏书谴责徐匡,徐匡就自缚请罪。吴良上言说:“信阳侯阴就倚仗外戚权势,干犯车驾,不守人臣礼节,是大不敬。徐匡执法守正,反进了监狱,臣恐圣化会荒废下去了。”帝虽赦免了徐匡,还是把吴良左转为即丘县长。后迁司徒长史。每处理重大议案,总是引经据典,不求取得皇帝的宠爱,也不附合于时俗,以求获取时誉。后因事免职。复拜议郎,卒于官。
◆承宫传
承宫字少子,琅笽姑幕人。少孤,八岁时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以《春秋经》授学生数百人,承宫休息时过其庐下,乐听经,因弃猪请留门下。为学生们拾柴薪。苦了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就回家教授。遭天下丧乱,就带学生们避乱汉中,后来与妻子到了蒙阴山,努力耕种。禾黍将熟,有人说禾黍是他的,承宫不与他计较,让他推之而去,由此他出了名。三府都要招他去,他都不应。永平中,征召他到公车,车驾临太学,召见承宫,拜为博士,迁左中郎将。多次吐纳忠言,陈述政见,议论确切谨慎,朝臣都惧其节气,声名远播匈奴。当时北单于派遣使者要求见承宫,显宗令他善自整饬,承宫说:“夷狄眩惑于臣的名声,并不是要看我本人。臣容貌丑陋,不可以示诸远方,应当选有威容的去见。”帝就以大鸿胪魏应代他。
永平十七年(74),拜侍中祭酒。
建初元年(76)去世,肃宗表彰感叹,赐给墓地。妻上书请求归葬乡里,再赐钱三十万。
◆郑均传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人。少时喜好黄老之书。兄为县吏,接受别人礼物甚多,郑均多次谏阻,兄不听。郑均就脱身为人打工,一年多,得到钱帛,回来交给其兄。说:“物用完了可以再得,为官吏贪赃犯罪,一生都完了。”兄感激其言,以后就廉洁奉公了。郑均好义务实,养寡嫂孤儿,恩义礼貌备至。常称病留家,不应州郡征召。郡守非要他去不可,使县令诈称将到他家,郑均即到郡守府,郡府最后还是没能让他屈服。郑均于是躲到濮阳作客去了。
建初三年(78),司徒鲍昱招他,后举他直言,他没有到。六年,皇帝公车特征,再迁尚书,多次献纳忠言,肃宗很敬重他。后来以病请求退休,拜为议郎,告归,因称病重,帝赐以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