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字公理,山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
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
F8B5,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土,士多归附。统过F8B5,F8B5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F8B5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
戒也。”F8B5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F8B5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
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舒长者,非谓羲和安行,乃君明民静而力有余也。促短者,非谓分度损减,乃上暗下
,力不足也。孔
称“既庶则富之,既富乃教之”是故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富足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圣人
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
日。是以尧敕羲和,钦若昊天,敬授民时。明帝时,公车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帝闻而怪曰:“民废农桑,远来诣阙,而复拘以禁忌,岂为政之意乎!”于是遂蠲其制。今冤民仰希申诉,而令长以神自畜,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相续
路,非朝餔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或连日累月,更相瞻视;或转请邻里,馈粮应对。岁功既亏,天下岂无受其饥者乎?
夫养稂莠者伤禾稼,惠轨者贼良民。《书》曰:“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先王之制刑法也,非好伤人肌肤,断人寿命也;贵威
惩恶,除人害也。故经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诗》刺“彼宜有罪,汝反脱之”古者唯始受命之君,承大
之极,寇贼
轨,难为法禁,故不得不有一赦,与之更新,颐育万民,以成大化。非以养
活罪,放纵天贼也。夫
恶之民,民之豺狼,虽得放宥之泽,终无改悔之心。旦脱重梏,夕还囹圄,严明令尹,不能使其继绝。何也?凡敢为大
者,才必有过于众,而能自媚于上者也。多散诞得之财,奉以谄谀之辞,以转相驱,非有第五公之廉直,孰不为顾哉?论者多曰:“久不赦则
轨炽而吏不制,宜数肆眚以解散之。”此未昭政
之本源,不察祸福之所生也。
且除上天痛致灾,但以人功见事言之。自三府州郡,至于乡县典司之吏,辞讼之民,官事相连,更相检对者,日可有十万人。一人有事,二人经营,是为日三十万人废其业也。以中农率之,则是岁三百万人受其饥者也。然则盗贼何从而销,太平何由而作乎?《诗》云:“莫肯念
,谁无父母?”百姓不足,君谁与足?可无思哉!可无思哉!
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腾蛇弃鳞,神龙丧角。至人能变,达士俗。乘云无辔,骋风无足。垂
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
代烛。恒星艳珠,朝霞
玉。六合之内,恣心所
。人事可
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故殷有三仁,小卫多君
。今以大汉之广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正,而官无善吏,位无良臣。此岂时之无贤,谅由取之乖实。夫志
者少与,逐俗者多畴,是以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其贡士者,不复依其质
,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妄生羽
。略计所举,岁且二百。览察其状,则德侔颜、冉,详
厥能,则鲜及中人,皆总务升官,自相推达。夫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故四友虽
,能不相兼;三仁齐政,事不一节。
祖佐命,
自亡秦;光武得士,亦资暴莽。况太平之时,而云无士乎!
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贷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而问:“卿前在郡
雁
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
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
。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
掖。”言书生
义之为贵也。符竟不仕,终于家。
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而寿可长也。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为之禁,故可
而国可安也。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赎。赦赎数,则恶人昌而善人伤矣。何以明之哉?夫勤敕之人,
不蹈非,又有为吏正直,不避
御,而
猾之党横加诬言者,皆知赦之不久故也。善人君
,被侵怨而能至阙
自明者,万无数人;数人之中得省问者,百不过一;既对尚书而空遣去者,复什六七矣。其轻薄
轨,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愤,而反一概悉蒙赦释,令恶人
会而夸咤,老盗服臧而过门,孝
见仇而不得讨,遭盗者睹
而不敢取,痛莫甚焉!
夫明君之诏也若声,忠臣之和也如响。长短大小,清浊疾徐,必相应也。且攻玉以石,洗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夫固有以贱理贵,以丑化好者矣。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今使贡士必
以实,其有小疵,勿
衣饰,
默语,各因其方,则萧、曹、周、韩之
,何足不致,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可待。孔
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
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
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亨羔豚以奉之。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
,追凉风,钓游鲤,弋
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
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
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
,论
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
。弹《南风》之雅
,发清商之妙曲。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
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
宇宙之外矣。岂羡夫
帝王之门哉!
《述赦篇》曰:
《日篇》曰:
孔曰:“听讼吾犹人也。”从此言之,中才以上,足议曲直,乡亭
吏,亦有任决断者,而类多枉曲,盖有故焉。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桡,事曲则谄意以行赇。不桡故无恩于吏,行赇故见私于法。若事有反复,吏应坐之,吏以应坐之故,不得不枉之于
。以羸民之少党,而与豪吏对讼,其势得无屈乎?县承吏言,故与之同。若事有反复,县亦应坐之,县以应坐之故,而排之于郡。以一民之轻,而与一县为讼,其理岂得申乎?事有反复,郡亦坐之,郡以共坐之故,而排之于州。以一民之轻,与一郡为讼,其事岂获胜乎?既不肯理,故乃远诣公府,公府复不能察,而当延以日月。贫弱者无以旷旬,
富者可盈千日。理讼若此,何枉之能理乎?正士怀怨结而不见信,猾吏崇
轨而不被坐,此小民所以易侵苦,而天下所以多困穷也。
统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
以立
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
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论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