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西域传上(4/7)

千三百,胜兵八百人。左右都尉各一人,左右骑君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千四百一十一里,南与疏勒接,山道不通,西至捐毒千三百一十四里,径道马行二日。田畜随水草,衣服类乌孙。

译文

西域从汉武帝时开始与中原交通,那裹本来有三十六国。后来渐分为五十余国,都分布在匈奴以西,乌孙以南。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流,东西宽六千余里,南北长一千余里。它的东面连接汉朝,以玉门关和阳关为险塞,西边以葱岭为界。它的南山,束面起于金城郡,与汉朝的南山相连。它的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葱岭山,一个发源于于阗。于阗在南山下,河向北流,与葱岭河汇合后,向东注入蒲昌海。蒲昌海又名盐泽,束距玉门关和阳关三百余里,湖面长宽约三百里。湖水稳定,冬夏不增减,湖水在地下潜流,向南从积石山冒出,就是中原地区的黄回。

从玉门关、阳关到西域有两条道路。从鄯善沿着南山北面,顺塔里木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越葱岭可到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沿着北山南面,顺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越葱岭可到大宛、康居、奄蔡。

西域各国大多过着定居生活,有城郭、田地、牲畜,和匈奴、乌孙的风俗不同,从前都受奴役并隶属于匈奴。匈奴西部的曰逐王设置僮仆都尉,管理西域,经常驻在焉耆、危须、尉黎等地,向各国征收赋税,很富足。

白周朝衰落以后,戎、狄等族杂居在泾水、渭水以北。到了秦始皇时,赶走了戎、狄,修筑长城,为中原国家的边境,但秦的西边不超过临洮县。

西汉建立到武帝时,经营四周民族地区,宣扬威德,于是张骞开始开通西域之路。以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右地,浑邪王、休屠王投降,右地遂无匈奴,汉开始在令居以西筑烽燧,开始设酒泉郡,稍后,征发民众来到这裹居住,又设置武威、张掖、敦煌,共四郡,并据守玉门、阳关二关。自从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以后,西域各国都很骇怕,多数国家派使者来长安进贡,汉朝到西域的使者越来越得到赏赐、升官。于是从敦煌西到盐泽,到处建立亭障,在轮台、渠犁都有屯田卒数百人,漠设使者校尉领导监护屯田事,并供应汉朝到外国的使者的生活。

到宣帝时,派卫司马负责监护鄯善以西几个国家。到了打败姑师的时候,并未全部消灭他们,衹是将他们分为车师前王、车师后王和山北六国。当时汉朝衹监护南道,没有全部兼并北道,可是匈奴已经感到很不安了。以后,曰逐王背叛单于,率领部众来降汉朝,汉的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接日逐王。到了汉朝,汉封曰逐王为归德侯,郑吉为安远侯。这一年是神爵三年。汉就使郑吉并护北道,所以号称“都护”都护之设置从郑吉开始。匈奴原设在西域的僮仆都尉从此罢掉,匈奴更弱了,不能靠近西域。于是汉迁徙百姓屯田在北胥鞑,分莎车之地,从此屯田校尉开始属于都护。都护侦察乌孙、康居等外国的情况,如有动静,立即报告皇帝。可以安抚的就安抚;需要打击的就打击。都护驻乌垒城,束到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和渠犁的屯田官接近,土地肥沃,在西域的中央,所以都护驻在这裹。

到元童时,又设置戊己校尉,屯田于吏面前王庭。这时,包扭东蒲类王兹力支率领部众一千七百余人投降都护,都护分车师后王西面的土地为乌贪訾离国,安排茎立支部居住。

自宣查、五童以后,鲤塑单于向坠称藩臣,酉撼也服从龃目,酉球的土地、山川、王侯、户口、道里远近,都得以详实记载下来。

出阳关向西,从近的开始,是姥羌。蜡羌国王名号为去胡来王。束到阳关一千八百里,到长安六千三百里,处在西南偏僻之地,不在大道上。有户四百五十,人LI一千七百五十,军队五百人。西与且末相接。随牲畜逐水草而居,不种田,靠鄯善、且末供给粮食。山上产铁,自己制造兵器,兵器有弓、矛、服刀、剑、甲。西北到鄯善,鄯善在大道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