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立政(2/4)

首事

三本

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饮有量,衣服有制,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有禁,修生则有轩冕服位谷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圹垄之度。虽有贤,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不敢用其财。天服文有章,而夫人不敢以燕以飨庙,将军大夫不敢以朝官吏,以命士,止于带缘,散民不敢服杂采,百工商贾不得服长鬈貂,刑余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连乘车。

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于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决潦,通沟渎,修障防,安藏,使时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兇旱,有所秎获,司空之事也。相下,视墝,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由田之事也。行乡里,视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钧修焉。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重去乡里,乡师之事也。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壹五乡,以时钧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

凡将举事,令必先,曰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立事者,谨守令以行赏罚,计事致令,复赏罚之所加,有不合于令之所谓者,虽有功利,则谓之专制,罪死不赦。首事既布,然后可以举事。

君主需要审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本问题是国家治源。所以。在一个国家里,对于德义没有显著于朝廷的人,不可授予尊的爵位;对于功业没有表现于全国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对于主事没有取信于人民的人,就不能让他大官。所以德行厚而授爵低微,叫作“有过”;德行浅薄而授爵尊,叫作“有失”宁可有过于君,而不可有失于小人。因为,有过于君,带来的怨恨浅;有失于小人,带来的祸。因此,在一个国家里,如果有德义不显于朝廷而位的人,贤良的大臣就得不到用;如果有功劳不著于全国而享有重禄的人,勤奋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如果有主事并未取信于人民而了大官的人,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力。只有把这三个本问题审查清楚了,臣下才不敢妄求官禄。如果对这三个本问题不加审查,臣就会与君主接近,君侧小臣就会专权。这样,在上面君主耳目闭,在下面政令不通,正被抛弃,坏事就要一天天地多起来。而若审查好这三个本问题,君主左右那些受的小臣就不会专权,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与官方疏远的人们不受冤狱之害,孤寡无亲的人们,也都没有不白之冤了。这就叫作:刑罚减少,政务

国家之所以治或,取决于三个条件,只有杀戮刑罚是不够用的。国家之所以安或危,取决于四个条件,只靠城郭险阻是不能固守的。国家之所以贫或富,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这就是说,治理国家有“三本”,安定国家有“四固”,而富国则有“五事”——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措施。

省官

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兼之说胜,则士卒不战。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私议自贵之说胜,则上令不行。群徒比周之说胜,则贤不肖不分。金玉货财之说胜。则爵服下,观乐玩好之说胜。则民在上位。请谒任举之说胜,则绳墨不正,谄谀饰过之说胜,则巧佞者用。

七观

译文

期而致,使而往,百姓舍己以上为心者,教之所期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一人服之,万人从之,训之所期也。未之令而为,未之使而往,上不加勉,而民自尽,竭俗之所期也。好恶形于心,百姓化于下,罚未行而民畏恐,赏未加而民劝勉,诚信之所期也。为而无害,成而不议,得而莫之能争,天之所期也。为之而成,求之而得,上之所,小大必举,事之所期也。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可以布宪。

服制

九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