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法(2/4)

正确的主张不能用,错误的主张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罚;像这样而能治理好人民的,从来没有过。正确的决采用,错误的决废止,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这就可以治理好了吗?还不能。为什么?因为,不有军事力量和军事械,仍然不能治理好。有了军事力量和军事械以后,再备上述四项,那就可以治理好了。不能治理好人民而能化其军队的事情,从来没有;但是,能治其民而不懂用兵的策略,仍然不行。不能化其军队而能必胜敌国的事情,从来没有;但是,能够化其军队而不明胜敌国之理,仍然不能打胜。兵力没有必胜敌国的把握而能够征服天下的事情,从来没有;但是,兵力有了必胜的把握而不明征服天下的纲领,仍然是不行的。所以说:治民要有军备,用兵要有策略,战胜敌国要有理,匡正天下要有纲领。

,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大者时也,小者计也。王非废也,而天下莫敢窥者,王者之正也。衡库者,天之礼也。是故成卒选,则士知胜矣。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则独行而无敌矣。所之国,而独利之;所恶之国,而独害之;则令行禁止,是以圣王贵之。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故聚天下之财,论百工之锐秋角试,以练锐为右;成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七法

关于规律、形象、规范、教化、决、心术和计数:探索天地的元气,寒暑的协调,土的质以及人类、鸟兽、草木的生长繁;事虽多,但都有一个共同,而且是不变的,这就叫“规律”事的外形、名称、年代、相似、类属、依次、状态等等,叫作“形象”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斜、角量等等,叫“规范”渐、驯服、磨炼、熏陶、适应、习惯等等,叫作“教化“。

译文

若夫曲制时举,不失天时,毋圹地利。其数多少,其要必于计数。故凡攻伐之为也,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乎境;计未定于内,而兵乎境,是则战之自胜,攻之自毁也。是故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陈也。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故事无备,兵无主,则不蚤知。野不辟,地无吏,则无蓄积。官无常,下怨上,而械不功。朝无政,则赏罚不明。赏罚不明,则民幸生。故蚤知敌人如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匮。械功,则伐而不费。赏罚明,则人不幸。人不幸,则勇士劝之。故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日量蓄积,齐勇士,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兵主之事也。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有旱之功,故能攻国救邑。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庙,育男女矣。有一之治,故能号令,明宪法矣。风雨之行者,速也。飞鸟之举者,轻也。雷电之战者,士不齐也。旱之功者,野不收,耕不获也。金城之守者,用货财,设耳目也。一之治者。去奇说。禁雕俗也。不远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独行无敌,故令行而禁止。故攻国救邑,不恃权与之国,故所指必听。定宗庙,育男女,天下莫之能伤,然后可以有国。制仪法,号令,莫不向应,然后可以治民一众矣。

选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