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曰:“卒伍定矣,事已成矣,”吾从事于诸侯,其可乎?”
对曰:“未可。若军令则吾既寄诸内政矣,夫齐国寡甲兵,吾
轻重罪而移之于甲兵。”公曰:“为之奈何?”
对曰:“制重罪
以兵甲、犀胁、二戟,轻罪
兰、盾、鞈革、二戟,小罪
以金钧分,宥薄罪
以半钧,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而不直,则
一束矢以罚之。
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
;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
于民。”公曰:“
民之
奈何?”
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
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令不改,则民正矣。此
民之
也。”公曰:“民富而以亲,则可以使之乎?”
于对曰:“举财长工,以止民用;陈力尚贤,以劝民知;加刑无苛,以济百姓。行之无私,则足以容众矣;
言必信,则令不穷矣。此使民之
也。”
桓公曰“甲兵大足矣,吾从事于诸侯,可乎?”
仲对曰:“未可。治内者未
也,为外者未备也。”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
城父为将,弦
旗为理,宁戚为田,隰朋为行,曹孙宿
楚,商容
宋,季劳
鲁,徐开封
卫,匽尚
燕,审友
晋。又游士八千人,奉之以车
衣裘,多其资粮,财币足之,使
周游于四方,以号召收求天下之贤士。饰玩好,使
周游于四方,鬻之诸侯,以观其上下之所贵好,择其沈
者而先政之。公曰:“外内定矣,可乎?”
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公曰:“亲之奈何?”
对曰:“审吾疆场,反其侵地,正其封界;毋受其货财,而
为
弊,以极聘覜于诸侯,以安四邻,则邻国亲我矣。”桓公曰:“甲兵大足矣,吾
南伐,何主?”
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常、潜,使海于有弊,渠弥于河有陼,纲山于有牢。”桓公曰:“吾
西伐,何主?”
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地吉台、原、姑与柒里,使海于有弊,渠弥于有陼,纲山于有牢。”桓公曰:“吾
北伐,何主?”
对曰:“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
桓公曰:“民居定矣,事已成矣,吾从事于天下诸侯,其可乎?”
对曰:“未可。民心未吾安。”公曰:“安之奈何?”
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举而严用之;慈于民,予无财,宽政役,敬百姓,则国富而民安矣。”公曰:“民安矣,其可乎?”
仲对曰:“未可。君若
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君有征战之事,则小国诸侯之臣有守圉之备矣。然则难以速得意于天下。公
速得意于天下诸侯,则事有所隐,而政有所寓。”公曰“为之奈何?”
对曰:“作内政而寓军令焉。为
之里,为国
之里,为公里,三分齐国,以为三军。择其贤民,使为里君。乡有行伍,卒长则其制令,且以田猎,因以赏罚,则百姓通于军事矣。”桓公曰:“善。”于是乎
乃制五家以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以为军令。是故五家为轨,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一师,故万人一军,五乡之师率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
之鼓,有国
之鼓。
以田,曰蒐①,振旅。秋以田,曰獼,治兵。是故卒伍政定于里,军旅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迁徙。故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
,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
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是故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
;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
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君有此教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诛无
,以定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圉也。
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公亲问焉,曰:“于之乡,有居
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
之乡,有拳勇、
肱之力、
骨秀
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
之乡,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弟于乡里,骄躁
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于是乎乡长退而修德
贤。桓公亲见之,遂使役之官。公令官长,期而书伐以告,且令选官之贤者而复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维顺,端悫以待时使。使民恭敬以劝。其称秉言,则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乃召而与之坐,省相其质,以参其成功成事。可立而时。设问国家之患而不
,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名之曰三选。
、国
退而修乡,乡退而修连,连退而修里,里退而修轨,轨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故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故可得而诛也。政既成,乡不越长,朝不越爵。罢士无伍,罢女无家。士三
妻,逐于境外。女三嫁,
于舂谷。是故民皆勉为善。士与其为善于乡,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不如为善于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终岁之
;莫敢以终岁为议,皆有终
之功。
正月之朝,五属大夫复事于公,择其寡功者而谯之曰:“列地分民者若一,何故独寡功?何以不及人?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公又问焉,曰“于之属,有居
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
之属,有拳勇、
肱之力秀
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
之属,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弟于乡里,骄躁
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者,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于是乎五属大夫退而修属,属退而修连,连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政成国安,以守则固,以战则
。封内治,百姓亲,可以
征四方,立一霸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