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小问(2/4)

楚伐莒,莒君使人求救于齐。桓公将救之,仲曰:“君勿救也。”公曰“其故何也?”仲对曰:“臣与其使者言,三辱其君,颜不变。臣使官无满其礼,三其使者,争之以死。莒君,小人也。君勿救。”桓公果不救而莒亡。

译文

桓公放,三月观于野,桓公曰:“何可比于君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之德乎!”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之德矣。”桓公曰:“善。”

客或见齐桓公,请仕上官,授禄千钟。公以告仲。曰:“君予之。”客闻之曰:“臣不仕矣。”公曰:“何故?”对曰:“臣闻取人以人者,其去人也,亦用人。吾不仕矣。”

桓公与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矣。桓公怒谓仲曰:“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故何也?”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夫日之役者,有执席以视上者,必彼是邪?”于是乃令之复役,毋复相代。少焉,东郭邮至。桓公令傧者延而上,与之分级而上,问焉,曰:“言伐莒者乎?”东郭邮曰:“然,臣也。”桓公曰:“寡人不言伐莒而言伐莒,其故何也?”东郭邮对曰:“臣闻之,君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桓公曰:“奚以意之?”东郭邮曰:“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也;夫渊然清静者,缞绖之也;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也。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开而不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于是臣故曰伐莒。”桓公曰:“善哉,以微明,此之谓乎!其坐,寡人与同之。”

桓公问仲说:“怎样才能到治而不,明察是非而不受蒙蔽呢?仲回答说:“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以到治而不,明而不蔽了。”桓公说:“请问怎样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仲回答说:“努力耕土地而合于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了。”桓公又问说:“我要行大仁大义,以利于天下,怎样办才好?”仲回答说:“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了。”桓公说:“我听说过,惩罚暴国,禁止恶行,赦免无罪的人,一定要有战胜敌人的武,攻取敌人的策略,而后才能到惩暴禁恶,而赦免无罪。请问关于胜敌的武问题?”仲说:“选取天下的豪杰,收集天下的材,招请天下的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了。”桓公说:“攻取敌人的策略如何?”仲回答说:“摧毁他们的设备,消散他们的积蓄,夺取他们的粮,就没有什么固城池可守的了。”桓公说:“那么如何选取豪杰之士呢?”仲回答说:“嘉而敬礼之,优待而不相欺,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桓公说:“收集天下的材怎么办?”仲回答说;“价值五的给六,价值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桓公说:“招请良工巧匠怎么办?”仲回答说:“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桓公说:“我已经听明白关于胜敌的武和攻取敌人的策略了,请问兵袭击城邑时,举措预知先后,不失地利,该怎么办?”仲回答说:“要钱收买耳目,要了解放国地图。”

仲曰:“今者寡人乘,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仲对曰:“意者君乘駮而洀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仲对曰:“此駮象也。駮虎豹,故虎疑焉。”

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引而未敢发也,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今者寡人见人长尺而人焉:冠,右祛衣,走前疾。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岂有人若此者乎?”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神见。且走前疾,也。祛衣,示前有也。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者曰:“从左方涉,其及冠;从右方涉,其至膝。若右涉,其大济。”桓公立拜仲于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仲对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后知之,臣非圣也,善承教也。”

桓公使仲求宁戚,宁戚应之曰:“浩浩乎。”仲不知,至中而虑之。婢曰:“公何虑?”仲曰:“非婢之所知也。”婢曰:“公其毋少少,毋贱贱。昔者吴战,未龀不得人军门。国擿其齿,遂,为国多。百里徯,秦国之饭者也,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由是观之,贱岂可贱,少岂可少哉?”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曰:“诗有之:‘浩浩者,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室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