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度地(2/3)

从前,桓公曾问仲说:“请问勘察地势建立都城的工作,应如何行为好?”仲回答说:“就我所知,能成王霸之业的,都是天下的圣人。圣人建设都城,一定选在平稳可靠的地方,又是饶的土地,靠着山,左右有河或湖泽,城内修砌完备的沟渠排,随地大河。这样就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产品,既供养国人,又繁育六畜。天下的人们,都可以受到他的德惠。如果加以区划,不够‘州’的叫作‘术,,不够‘术’的叫作‘里’。所以,百家为里,十里为术,十术为州,十州为都,十都为霸国。不到霸国规模的,是一般诸侯国。就拥的情况来说,天可以有上万个诸侯国,其中分公侯伯男五等。天是居于中央的,因为这可以利用全国的自然资源,征收全国的土地财利。都城建设应当是内修‘城’,外修‘郭’,郭外筑护城壕:地势则挖沟,地势低则筑堤。这才称作牢不可破的城池。城墙上植荆棘,使之错纠结,用来加固城墙。每年都不断地增修,每季也不断增修,使之造福于孙后代,这关系着人民生命万世无穷的利益,也是对人君的保障。大臣好都城效忠于国君,国君凭借都城以统治天下,所以能成为天下百姓的本。这项建设都城的工作,既是宰相的职责,也是所有大臣的义务。善治国者,还必须先除去五害,人们才可以终免除祸患而到父慈孝。”

译文

桓公说;“我想听听五害的内容。”仲回答说:“是一害,旱是一害,风雾雹霜是一害,瘟疫是一害,虫是一害。这叫作五害。五害之中,以害为最大。清除五害,人民就可以治理好。”桓公说:“那我就先听害的内容。”仲回答说:“有大小,又有远近。从山里发源,大海的,叫作‘经’;从其它河中分来,’大河或大海的,叫作‘枝’;在山间沟谷,时有时无的,叫作‘谷’;从地下发源,大河或大海的,叫作‘川’;由地下涌而不外的,叫作‘渊’。这五,都可以顺着它的势来引导,也可以对它拦截控制,但隔不多久,常常会发生灾害。”桓公说:“,可以拦截控制而使它往东西南北,以至么?”仲回答说:“可以。质,如从往下就快,以至于把石冲走;而从下面往上走,就停而不行。所以,把上游位提,用瓦引导下来,瓦每尺有十分之三向下倾斜,就可以急行满四十九里。然后使迂回到更远的地方,顺应其势往质,走到曲折的地方,就停而后退,满了,后面就推向前,地低则走得平稳,地就发生激,地势曲折就将冲毁土地。如地势过于曲折,就会跃,跃则偏,偏则打旋,打旋则集中,集中则泥沙沉淀,泥沙沉淀则则河,河则河妄行,妄行则伤人,人伤则贫困,贫困则轻慢法度,轻慢法度则难于治理,难于治理则行为不善,行为不善就不服从统治了。所以,五害之类,与杀人伤人一样,其祸患是相同的。懂得防备五害,人就可以主宰天地了。”

,其田及中皆盖井,毋令毒下及,将饮伤人。有下虫伤禾稼。凡天灾害之下也,君谨避之,故不八九死也。大寒、大暑、大风、大雨,其至不时者,此谓四刑。或遇以死,或遇以生,君避之,是亦伤人。故吏者所以教顺也,三老、里有司、伍长者,所以为率也。五者已,民无愿者,愿其毕也:故常以冬日顺三老、里有司、伍长,以冬赏罚,使各应其赏而服其罚。五者不可害,则君之法犯矣。此示民而易见,故民不比也。”

桓公曰:“凡一年之中十二月,作土功,有时则为之,非其时而败,将何以待之?”仲对曰:“常令官之吏,冬时行堤防,可治者章而上之都。都以少事作之。已作之后,常案行。堤有毁作,大雨,各葆其所,可治者趣治,以徒隶给。大雨,堤防可衣者衣之。冲,可据者据之。终岁以毋败为固。此谓备之常时,祸何从来?所以然者,独蒙壤,自而行者,江河之谓也。岁其堤,所以不没也。冬取土于中,秋夏取土于外,浊之不能为败。”桓公曰:“善。仲父之语寡人毕矣,然则寡人何事乎哉?亟为寡人教侧臣。”

桓公说:“请问防备五害的办法。”仲回答说:“消除五害,以害为先。请设置官,委派熟悉治的人负责;任命大夫和大夫佐各一人,统率校长、官佐和各类徒隶。然后挑选官的左右下各一人,用为领。派他们巡视、城郭、堤坝、河川、官府、官署和州中,凡应当修缮的地方,就拨给士卒、徒隶修缮。还发布命令说:每当秋后,要对民间普查,检查和土地,实人的数量,并分别统计男女老幼的人数。不能从事治劳动的,免役;久病不能服役的,病人理;只能少的,半劳力理。经过普遍调查来选定各地的甲士,作为服兵役的总人数,上报于‘都官’。都官就依此下去视察,如看到人数有余或人数不足,就通知下级的官。下级的官也把选定的甲士作为征兵的人数,会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