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问于曰:“
山之
驾者千乘,
之平贾万也,金之平贾万也。吾有伏金千斤,为此奈何?”
对曰:“君请使与正籍者,皆以币还于金,吾至四万,此一为四矣。吾非埏埴摇炉櫜而立黄金也,今黄金之重一为四者,数也。珠起于赤野之末光,黄金起于汝汉
之右衢,玉起于禺氏之边山。此度去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其至阨。故先王度用其重而因之,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先王
下中币,利下上之用。”
桓公问仲说:“从燧人氏以来,历史上的重大经济筹算,可以讲给我听听么?”
仲回答说:“从燧人氏以来,没有不运用轻重之术治理天下的。共工当政的时代,天下
域占十分之七,陆地占十分之三,他就利用这个自然形势来控制天下。到了黄帝当政的时代,努力除掉各地的武装,限制他们制造武
,烧山林、毁草薮、火焚大泽、驱逐禽兽,实际上都是为控制他人,这然后才得以统治天下。至于尧舜当政,之所以能把天下治好,是因为在北方取用禺氏的玉石,从南方取用江汉的珍珠,他们还在驱捕野兽时,使大夫参与其事。”桓公说:“这是什么意思?”
仲回答说:“他们命令:‘各国诸侯之
到本朝为臣的,都要穿两张虎
成的
裘。国内上大夫要穿豹
袖的
裘,中大夫要穿豹
衣襟的
裘。’这样,大夫们就都卖
他们的粮
、财
去购买虎豹
张,因此,山林百姓捕杀猛兽就象驱逐父母的仇人那样卖力。这就是说,国君只消冠冕堂皇地坐在堂上,猛兽就将被猎获于野外;大夫们散其财
,百姓都可在
通中得利。这就是尧舜曾经用过的轻重之术。”
曰:“匹夫为鳏,匹妇为寡,老而无
者为独。君问其若有
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衣衾三领,木必三寸,乡吏视事,葬于公壤。若产而无弟兄,上必赐之匹
之壤。故亲之杀其
以为上用,不苦也。君终岁行邑里,其人力同而
室
者,良萌也,力作者也,脯二束、酒一石以赐之;力足
游不作,老者谯之,当壮者遣之边戍:民之无本者贷之圃
。故百事皆举,无留力失时之民。此皆国策之数也。”
译文
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上女衣五,中女衣四,下女衣三。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饥寒冻饿,必起于粪土。故先王谨于其始,事再其本,民无髡呗羝渥印H其本,若为。四其本,则乡里给。五其本,则远近通,然后死得葬矣。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然则
涂不可独遵,货财不安于拘。随之以法,则中内民也,轻重不调,无(米亶)之民不可责理,鬻
不可得使,君失其民,父失其
,亡国之数也。
曰:“神农之数曰:‘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减二谷,谷之法再十倍。’夷疏满之,无
者予之陈,无
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之民。”
也;江之珠,一策也;秦明山之曾青,一策也;禺氏边山之玉,一策也。此谓以寡为多,以狭为广。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
桓公说:“在‘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这句话里,什么叫作‘事名二’呢?”仲回答说:“天
为
,地
为
,这就是事名二。”“什么叫正名五呢?”回答说:“权、衡、规、矩、准,这就是正名五。它们
现在颜
上,就分青、黄、白、黑、赤;
现在声音上,就分
、商、羽、微、角;
现在味觉上,就分酸、辣、咸、苦、甜。这里的利用‘二五’,同上面的‘童山竭泽’一样,都是人君用来控制人们的。五味,是用来控制人们饮
的;五声是用来控制人们听
的;五
,是用来控制人们观赏的。人君丢掉了‘二五’,就会亡国;大夫丢掉了‘二五’,就丧失权势;普通人丢掉了‘二五’,也不能治理一家。这是国家最重要的关键,所以叫作‘国机’。”
百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十里。一日定虑,二日定载,三日竟,五日而反。百乘之制轻重,毋过五日。百乘为耕田万顷,为
万
,为开
十万人,为分者万人,为轻车百乘,为
四百匹。千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百五十余里。二日定虑,三日定载,五日
竟,十日而反。千乘之制轻重,毋过一旬。千乘为耕田十万顷,为
十万
,为开
百万人,为当分者十万人,为轻车千乘,为
四千匹。万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百里。三日定虑,五日定载,十日
竟,二十日而反。万乘之制轻重,毋过二旬。万乘为耕田百万顷,为
百万
,为开
千万人,为当分者百万人,为轻车万乘,为
四万匹。
轻重家的法典上讲:“自己说能作司的官,但作起来不称职的,就杀掉他以血祭鼓;自己说能作农业的官,但作起来不称职的,就杀掉他以血祭祀社神;自己说能作一般官吏,但作起来不称职的,就砍掉他的双脚罚他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