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王命、君命,爵禄由己,大夫也以财货私自与外国交通,贿赂公行,唯利是图,天下的礼也就乱套了。诸侯是庶子,不能像天子那样拥有祖庙;大夫是庶子,不能像诸侯那样拥有祖庙。今天有把诸侯的祖庙设置于大夫家中者,那是不合礼的,这种事是从鲁国的三桓开始的。
天子要封前两个朝代的后裔为国君,准许他们以天子之礼祭祖,这是尊重前代贤者的表示。但这种尊贤也只以前两个朝代为限,再远的朝代就不好说了。对于流亡到他国的国君,诸侯不敢以臣礼相待,但这种优待只限于流亡的国君本人,其子孙就不再享有了。国君的座位朝南,这表示他是对天负责的;臣子朝见国君要面北而拜,这表示他是对国君负责的,大夫家里的臣仆不对大夫行叩头礼,这并非是尊重这些臣仆,而是由于叩头是大夫拜君之礼,大夫要避开自拟国君的嫌疑。大夫有所进献于国君,不亲自出面,而是派家臣送去;国君对大夫有所赏赐,大夫也不须当面拜谢。这都是为了避免国君的答拜。
乡里人举行驱除疫鬼之祭,孔子穿着朝服站在百家昨阶上面,为的是让自家的神灵有所依附,不被惊扰。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有音乐来协调射者的仪容举止,因此听到什么样的音乐,就知道该怎样射。”孔子说:“作为士,,被邀请参加射礼,如果不会射也不能说自己不会,而要托辞说自己有病。因为男子一生下来门口就悬挂过弓矢,这表示会射是男子汉的本分。”孔子说:“祭前致斋三天,然后举行祭祀,就这样还唯恐裹读神明,而现在三天之内却有两天打鼓,真不知是何道理理”孔子说:“在库门内举行绎祭,又到庙门外的东边去求神,这就像朝市本在东方而设于西方,都是把地点搞错了。”
社祭是祭土神,而土是阴气。祭社时国君南面而立于社坛的北墙外边,其用意是表示对着阴面。社祭总是用甲日,也就是一旬的头一天。天子大社的祭坛,上面没有任何遮盖,一定要叫它能够接触霜露风雨,这样才可以使夭地之气贯通。至于亡国之社,其社坛上面就要加上一层覆盖物,为的是不让它接触上天的阳气。毫社只在北面开个小窗,也是为了让它只能接触来自阴处的光明。举行社祭,是尊敬土神的一种表示。大地孕育万物,上天垂示法象。种种生活资料都是取之于地,种种伦理法则都是效法于天,所以人们对天是尊敬而对地是热爱,百姓要尽量完美地报答土神。对于家来说,在中雷祭土神是主要的;对于国来说,在社坛祭土神是主要的,因为土地是一家一国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凡当里中举行社祭时,里中的家家户户都要出人帮忙。凡是为了社祭而田猎时,国中的人都要参加。也只有为了社祭,各地都要以丘乘为单位贡献祭祀所用的黍樱。所有这些作法,都是为了报答大地的生养之恩。仲春二月放火,是为了烧去田野的杂草。然后点验各地应交的车赋,检阅部队,国君亲自参加为社樱提供禽兽的田猎,并且当众约法,宣布注意事项,就开始操练部队。指挥部队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跪下,时而起立,以观察部队的熟练应变程度。操练结束,把禽兽赶至阵前开始打猎,并且宣布打到的大兽归公,用于祭社,小兽归己,以鼓励人们争先恐后,以观察人们是否违犯命令。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卒的斗志,一方面是为了不要士卒贪图私利。经过这样训练的士卒,用之于战场则战无不胜,用之于祭祀则一定能得到神的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