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况等击破西羌。
诏曰:“宗室自汉元至今十有馀万人,其令郡国各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安汉公又奏复长安南、北郊。三十馀年间,天地之祠凡五徙焉。
五月,更造货: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钱,一直五十。与五铢钱并行,民多盗铸者。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然卒不与直。
莽复奏言:“共王母、丁姬,前不臣妾,冢与元帝山齐,怀帝太后、皇太太后玺绶以葬。请发共王母及丁姬冢,取其玺绶;徙共王母归定陶,葬共王冢次。”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复发。莽固争之,太后诏因故棺改葬之。莽奏:“共王母及丁姬棺皆名梓
,珠玉之衣,非籓妾服。请更以木棺代,去珠玉衣,葬丁姬媵妾之次。”奏可。公卿在位皆阿莽指,
钱帛,遣
弟及诸生、四夷凡十馀万人,
持作
,助将作掘平共王母、丁姬故冢;二旬间,皆平。莽又周棘其
,以为世戒云。又隳坏共皇庙,诸造议者泠褒、段犹等皆徙合浦。征师丹诣公车,赐爵关内侯,
故邑。数月,更封丹为义
侯;月馀,薨。
四月,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谋曰:“安汉公莽必危刘氏,天下非之,莫敢先举,此乃宗室之耻也。吾帅宗族为先,海内必和。”绍等从者百馀人遂攻宛;不得
而败。绍从弟竦与崇族父嘉诣阙自归;莽赦弗罪。竦因为嘉作奏,称莽德
,罪状刘崇:“愿为宗室倡始,父
兄弟负笼荷锸,驰之南
,猪崇
室,令如古制;及崇社宜如亳社,以赐诸侯,用永监戒!”于是莽大说,封嘉为率礼侯,嘉
七人皆赐爵关内侯;后又封竦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
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自后谋反者皆污池云。群臣复白刘崇等谋逆者,以莽权轻也;宜尊重以填海内。五月,甲辰,太后诏莽朝见太后称“假皇帝”
莽以皇后有孙瑞,通
午
,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还,言天下风俗齐同,诈为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闰月,丁酉,诏以羲和刘秀等四人使治明堂、辟雍,令汉与文王灵台、周公作洛同符。太仆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宣明德化,万国齐同,皆封为列侯。时广平相班穉独不上嘉瑞及歌谣;琅邪太守公孙闳言灾害于公府。甄丰遣属驰至两郡,讽吏民,而劾“闳空造不祥,穉绝嘉应,嫉害圣政,皆不。”穉,班婕妤弟也。太后曰:“不宣德
,宜与言灾者异罚。且班穉后
贤家,我所哀也。”闳独下狱,诛。穉惧,上书陈恩谢罪,愿归相印,
补延陵园郎;太后许焉。
◎ 居摄二年丁卯,公元七年
莽使群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舜谓太后曰:“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太后心不以为可,然力不能制,乃听许。舜等即共令太后下诏曰:“孝平皇帝短命而崩,已使有司征孝宣皇帝玄孙二十三人,差度宜者,以嗣孝平皇帝之后。玄孙年在襁褓,不得至德君
,孰能安之!安汉公莽,辅政三世,与周公异世同符。今前辉光嚣、武功长通上言丹石之符,朕
思厥意,云‘为皇帝’者,乃摄行皇帝之事也。其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
礼仪奏。”于是群臣奏言:“太后圣德昭然,
见天意,诏令安汉公居摄。臣请安汉公践祚,服天
韨冕,背斧依立于
牖之间,南面朝群臣,听政事;车服
警跸,民臣称臣妾,皆如天
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庙,享祭群神,赞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自称曰‘予’。平决朝事,常以皇帝之诏称‘制’。以奉顺皇天之心,辅翼汉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托之义,隆治平之化。其朝见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复臣节。自施政教于其
家国采,如诸侯礼仪故事。”太后诏曰:“可。”
太后与群臣议立嗣。时元帝世绝,而宣帝曾孙有见王五人,列侯四十八人。莽恶其长大,曰:“兄弟不得相为后。”乃悉征宣帝玄孙,选立之。
五月,策命安汉公莽以九锡,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鸾路、乘,龙旂九旒,
弁、素积,戎路、乘
,彤弓矢、卢弓矢,左建硃钺,右建金戚,甲、胄一
,秬鬯二卣,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硃
,纳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百人。
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九百馀人,征助祭。礼毕,皆益
、赐爵及金帛、增秩、补吏各有差。
是岁,西羌庞怙、傅幡等怨莽夺其地,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莽诛永,遣护羌校尉窦况击之。
◎ 居摄元年丙寅,公元六年
时帝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愿以
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
。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敛孝平,加元服,葬康陵。
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号曰孺
。婴,广戚侯显之
也。年二岁;托以卜相最吉,立之。尊皇后曰皇太后。
,正月,王莽祀上帝于南郊,又行迎
、大
、养老之礼。
初,哀帝时,为光禄勋,与丞相、御史杂议傅太后谥曰孝元傅皇后。及莽追诛前议者,
为莽所厚,独不及。
内惭惧,上书言:“臣前议定陶共王母谥,希指雷同,诡经僻说,以惑误主上,为臣不忠。幸蒙洒心自新,诚无颜复望阙廷,无心复居官府,无宜复
国邑。愿上太师、大司徒、扶德侯印绶,避贤者路。”秋,八月,壬午,莽以太后诏赐
策曰:“四辅之职,为国维纲;三公之任,鼎足承君;不有鲜明固守,无以居位。君言至诚,不敢文过,朕甚多之。不夺君之爵邑,其上太师、大司徒印绶使者,以侯就第。”
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又置四少,秩皆二千石。
班固赞曰:孝平之世,政自莽,褒善显功,以自尊盛。观其文辞,方外百蛮,无思不服,休征嘉应,颂声并作;至乎变异见于上,民怨于下,莽亦不能文也。
莽又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
东郡太守翟义,方之
也,与姊
上蔡陈丰谋曰:“新都侯摄天
位,号令天下,故择宗室幼稚者以为孺
,依托周公辅成王之义,且以观望,必代汉家,其渐可见。方今宗室衰弱,外无
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国难。吾幸得备宰相
,
守大郡,父
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
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
孙辅而立之。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埋名,犹可以不惭于先帝。今
发之,汝肯从我乎?”丰年十八,勇壮,许诺。义遂与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信弟武平侯刘璜结谋,以九月都试日斩观令,因勒其车骑、材官士,募郡中勇敢,
署将帅。信
匡时为东平王,乃并东平兵,立信为天
;义自号大司
、
天大将军。移檄郡国,言:“莽鸩杀孝平皇帝,摄天
位,
绝汉室。今天
已立,共行天罚!”郡国皆震。比至山
,众十馀万。
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周公居摄。今帝富于
秋,宜令安汉公行天
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庆言。”
十二月,群臣奏请以安汉公庐为摄省,府为摄殿,第为摄。奏可。
以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莽闻之,惶惧不能。太皇太后谓左右曰:“人心不相远也。我虽妇人,亦知莽必以是自危。”莽乃拜其党、亲: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奋武将军,光禄勋、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明义侯王骏为
弩将军,
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中少府、建威侯王昌为中
将军,中郎将、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
王莽上
是月,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
夏,四月,乙未,博山简列侯孔光薨,赠赐、葬送甚盛,车万馀两。以为太师。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
言:“宜亟加赏于安汉公。”于是莽上书言:“诸臣民所上章下议者,愿皆寝勿上,使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成,愿赐骸骨归家,避贤者路。”甄邯等白太后,诏曰:“公每见,辄
涕叩
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方制作未定,事须公而决,故且听公制作;毕成,群公以闻,究于前议。其九锡礼仪亟奏!”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