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
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原魏以聚大梁之下,原齐之试兵南
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穫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柰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
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有
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
,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
失也。故原大王之转攻楚也。”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戮力,与句践
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
安,为书辞句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句践曰:“孤将与
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句践卒,王鼫与立。王鼫与卒,
王不寿立。王不寿卒,
王翁立。王翁卒,
王翳立。王翳卒,
王之侯立。王之侯卒,
王无彊立。
范蠡浮海齐,变姓名,自谓鸱夷
,耕于海畔,苦
戮力,父
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
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硃公。复约要父
耕畜,废居,候时转
,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
万。天下称陶硃公。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何不去?”
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
且作
,越王乃赐
剑曰:“
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
,
为我从先王试之。”
遂自杀。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硃公居陶,生少。少
及壮,而硃公中男杀人,囚于楚。硃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
不死于市。”告其少
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
中,载以一
车。且遣其少
,硃公长男固请
行,硃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
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
自杀。其母为言曰:
乎?”句践不忍,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句践曰:“吾
听
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
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
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