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63(2/2)

好人啊!

薄太后没有把话骂绝,由此上前提条件可以推她的潜台词:要么是你刘恒忘恩负义,非难绛侯;要么就是判断力缺失!当然了,无论刘恒属于哪条情况,都是值得她这个当妈的甩巾的!

人间或是地狱,有一样东西尽不是万能的,但是它能吃喝,还能用。这玩艺就是杀人不见血的纱票。为了免受心伤害,周家人动用了千金来贿赂狱警,并且让狱警支招,怎么样才能让周渡过这个险关!

当周监狱时,心情慨万千。他首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带百军大军纵横天下,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小的狱吏威力大!转而,当他听说袁盎为他了不少力,心情更是百集。同样,他喊了审其当初对朱建的那句肺腑之言:

还好,收他钱财的狱吏还算是个厚之人。只见他在记录案件的木简背后写下五个字:由公主作证!

并且,地球人都知,刘恒是个孝,只要薄太后喊一声腰疼,他绝对不敢说疼。

一千金,买的就是一个堵死的窍门,值啊!

刘恒闭嘴不言,心里有苦不敢说。

果然,当薄太后闻听周被拘一事后,立即把刘恒召来。薄太后对刘恒的见面礼,首先是愤怒!这个表情贯彻到动作中,就是把巾摘下直接甩到刘恒脸上,然后一阵痛骂:“绛侯始诛诸吕,掌玉玺,将兵于北军,都没有造反。他现在居一小绛县,就想造反?”

我也知此时周造反有悖常情啊,可是薄太后您知不知,当初我站在台上送他离殿的痛苦滋味?我不过是想教训一下他,让他明白刘恒不可欺啊!我想,以上这话,是刘恒最想跟薄太后说的话。可是,他又不能说。实在是,有些话一开本就是个错!

郁闷的刘恒无顾受了母亲一顿痛骂后,悻悻回。这时,又有一个人主动登门证明周无罪。刘恒瞪一看,此说情者,正是此前看周不顺的郎中袁盎!

在这一刻,刘恒终于举手表示善意,释放周,并且恢复被剥夺的爵邑。

很奇怪的是,《史记》没有代公主为周作证的半细节,反而另外一个重要人来替周说情了。这个人,从来没人敢蔑视其存在,她就是一直藏中默默无声地读黄老的薄太后。我认为,公主肯定是薄太后的掌上明珠,她不敢找刘恒说情,跑来找替他面摆平了。

当然了,袁盎可能是哥哥袁哙叫他来说情的。可问题是,刘恒对周的态度恶劣到连公主不敢亲自面,甚至皇室其他成员也不敢哼声,这就更别提朝中那帮级打工仔官僚了。不怎么样,袁盎压力是很大的。他之所以能替周手,没有一定的气度,那是相当难的。

公主,刘恒之女也;另外,她还是周的媳妇,即长周胜之的老婆大人。周一看这几个字,猛拍脑袋。是啊,公主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早想到啊。家公造反与否,公主在家中最为了解,让公主去说明情况,那不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