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敌人扛着一个无后座力炮冒来半跪在坦克旁准备
击,这一回我没有
上
弹,因为我注意到他
后正有另一名敌人搬着炮弹跟了上来,这让我意识到他还没装好炮弹,于是就透过瞄准镜静静地等着。直到那
后的那名敌人跑了上来往那无后座力炮的
后装炮弹…而这时他们正好在我的枪
下呈一条直线,于是我的枪响了!
于是在他们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撤退。
“砰!”又是一声枪响。
不过好在战士们的工事是构建在山靠向反斜面的这一侧,所以就算它的
击
度
,也很难对我军造成有效的杀伤。只不过这一层弹幕打了
来,那些以坦克为掩护的机枪手就再次蠢蠢
动了…
战士被弹片所伤倒在了血泊之中。
那些趴在我军阵地前的加拿大步兵,他们之所以还是不肯撤退完全是寄希望于后的坦克
队能够为他们提供火力掩护,好让他们乘着志愿军火力被压制住时一涌而上。但他们在等了好久、付
了
大的伤亡后,却愕然发现自己的坦克
队除了坦克炮还能打几发炮弹外。其它的全都不敢冒
来!
“砰砰…”
“撤回坑!”敌人撤我
枪声响过之后,我觉到
旁的李平和像是受了惊吓一样朝我望来。我知
他为什么那么吃惊,因为这两名敌人就在脑袋刚要冒
来的一刹那就被我给打了下去。没错,我甚至连敌人的
睛还没看到就开枪了,如果不是那坦克后盖上有一团又白又红的东西,没有人会知
刚才那里有人想冒
来。
也许我占了些便宜,我手中的M1步枪可以到这样的连发,而莫辛纳甘却不可以,但是我相信,即使李平和手里拿的是M1步枪他也同样
不到这一
。
“砰砰…”就在这时我的枪响了。
百发百中的枪法给敌人造成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每个人都
觉到只要自己一冒
就会有一颗
弹
穿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所有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在战场上这
效果有时是几
机枪甚至是几门大炮都达不到的…
我没有理会旁李平和的目光,事实上这时我
里就只有坦克周围的敌人了,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坦克的前后,
旁所有的人和事都被我忽略了。我只知
把步枪的
弹
向每一个从坦克那冒
来的机枪手或是炮手。
如果说只打中一个那还没什么奇怪的,但是我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打中了两个…
由于度的原因,
弹穿透了第一个敌人的脖
,再打中了第二个敌人的
膛。第二名敌人先倒了下去,
膛上一片殷红,多了一个拳
大的
,接着才是第一个敌人全
一
…
这——就是狙击手在战场上的作用。
加拿大的兵,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在战场上就必然会现这
低级错误。这要是英军,肯定会在坦克后装好炮弹才冒
来瞄准。
这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手里有几机枪的话。这些敌人能跑回去的只怕都不到十分之一了。
那些在坦克周围担任火力掩护任务的敌人,想必也是知有一名狙击手正把枪
对准了他们,所以过一会儿就再也没有人敢冒
来了。
撤退,特别是像这攻到我军阵地只有几十米位置时的撤退,毫无疑问的把他们的后背亮到了志愿军战士的面前。本来至少他们也要等到已方火力暂时压制住志愿军的火力才开始撤退,那样伤亡才不至于太大,但是
旁越来越多战友的死亡和掩护
队的不作为使得他们恐惧得不顾一切的转
就跑…
打完了弹就用最快的速度换上一个新的弹匣,有时还会沿着战壕小跑一阵换一个位置。在这样的距离上要打中他们并不是难事,除了一次被一名从
旁跑过的战士不小心碰了下外,可以说是枪枪致命、弹无虚发。
它的前甲装也跟“丘吉尔”坦克一样达到了152MM,比起“丘吉尔”来说不但没有速度慢和颠簸的缺,还装有105MM的大
径火炮和先
的火控系统,使得它的
击
度很
,可以说是英国现在最先
的一
坦克。
战士们的枪声几乎是没有间歇地响着,一排排的敌人像是被收割的麦一样整齐地在我们面前倒下。但是我们手中的苏式武
欠缺的就是穿透力,跑在后面的敌人很有效地为其它人挡住了
弹。接着没过多久,他们就丢下了几百
尸
,在坦克的掩护下像
一样退了回去。
别看英军的“丘吉尔”式步兵坦克有那么多的缺,但这“百人队长式”坦克却是堪比“潘兴”的一
新式坦克,它跟“潘兴”一样,也是研发
来为了对付德军的坦克,但很巧合的是同样也错过了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