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二章撤退(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九十二章 撤退

武汉三镇红旗飘扬,鼓乐喧天,一筐又一筐的辫子被倒入火中,烧成灰烬,街上几乎已看不到留着辫子的男人,少数拒绝剪辫的满清遗老遗少都躲在家里,不敢上街,以免饥民抢了辫子去换馒tou,现在革命军政府已经颁布命令,声称男人的辫子不是合法财产,因此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就算是辫子被人抢去,也是求告无门。

就在那些遗老遗少躲在屋里咒骂革命军,咒骂“赵总司令”的时候,那位共和军的首脑却正率领武汉军政商民各界代表齐集汉口招商局码tou,在军乐声中迎接几位贵客。

an照送来的名单,那几位贵客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都是北洋新军第四镇的军官,为首的是第四镇统制官吴凤岭,另外几人是孟恩远、李厚基、张绍曾、李瑞、ma龙标、杨善得,不是吴凤岭的副手便是他的高级参谋,可以说,北洋第四镇的灵魂人wu都来了,如果此时将他们一网打尽,或许北洋第四镇就群龙无首了。

当然,这是不行的,毕竟他们是客人,而且是赵北点tou让他们来的,现在可不是摆鸿门宴的时候。

由于袁世凯已经扯旗造反,另立山tou,而各地督抚对此反应不一,有些省已开始募集勤王兵ma,现在北洋的gen据地直隶、山东等省空虚,为了弹压地面,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安全,袁世凯不得不将已被清廷调到南方的北洋jing1锐撤回北方,先稳固了后方再说,所以,屯兵于黄州城下的北洋第四、第五两镇已奉命打点行装,刻期北上回援天津,由于可以航海的船只不够,一bu兵力只能借dao京汉铁路北上,如此一来,就必须通过共和军已经占领的地区,吴凤岭派人与共和军方面商洽,袁世凯也来电询问。

an照袁世凯的意思,第五镇将乘船东进,讨伐“不遵朝廷号令”的署理两江总督长庚,打通长江航dao,第四镇则立即乘火车北上回援天津。由于比利时公司的高效率工作,现在的京汉铁路已基本恢复通车,足够的火车tou和车厢也从信yang调到南边。

北方不稳,如果袁世凯的篡清行动失败,清廷极有可能卷土再来,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帮助”袁世凯稳定北方局势,不过当然不能zuo赔本买卖,赵北坐地起价,袁世凯着地还钱,最后双方议定,赵北同意借dao,但北洋军需赠给共和军六门最新式的野战炮和六ting机关枪zuo为报酬,顺便再赠些电台和野战电话。

这个jiao易还算公平,于是,吴凤岭便率领第四镇到了汉口。

赵北一边拍电报到豫南通知杨王鹏的北伐军让dao,一边组织武汉绅商代表,率领众人赶往码tou,huan迎“反正英雄”凯旋回师,不guan当初双方是否杀得yan红,现在都是反清的志士,握手言huan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赵北也zuo了必要的准备,不仅命蓝天蔚指挥bu队在汉口严密布防,而且带了大批卫队,免得对方来个“擒贼先擒王”毕竟对方是北洋新军,战斗力冠居全国,袁世凯是个什么玩意,赵北也清楚得很。

众人站在码tou上等了一早上,快到中午时,才望见几艘蒸汽船鼓lun而来,悬挂的仍然是龙旗,但龙旗旁还竖着面红旗,正是北洋第四镇的前锋。

共和军的“楚观”号炮舰迎了上去,由于担心发生误会没有放礼炮,仅以汽笛长鸣表示huan迎,下游那几艘蒸汽船也以汽笛回礼。

正在码tou栈房里与参谋们商议军情的赵北闻讯,急忙整了整军装,挂上指挥刀,率领众人赶回码tou,一声令下,《ma赛曲》响了起来。

曲过数遍,那几艘蒸汽船才开到码tou前的江面,缓缓停下,就在江心抛锚,一艘舢板放了下来,几个军官乘着舢板划向码tou。

赵北带人迎上,待那几名北洋军官上了岸,双方互相敬礼,引见,不chu赵北所料,那吴凤岭果然没有亲自来,或许也是对共和军有所忌惮,怕对方摆下鸿门宴,擒贼先擒王。

来的这几个军官中以孟恩远和李厚基为首,负责juti的联络事宜,北洋军登陆之后由哪里上岸,由哪条路开进,在哪里上火车,均由他们与赵北全权协商,而且是以赵北意见为主,他们绝无异议,由此可见,北洋军回师北方的心情很迫切,或许是袁世凯cui得急。

北洋军远dao而来,虽说是来镇压革命的,但现在双方已握手言和,必要的礼节是不能少的,绅商代表们也ba望着找个更大的靠山,这huan迎的人群也就格外热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