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4章黄州1908远东狂人谋(2/3)

调遣队沿江摆开。必要时与我协同作战。”

吴振汉皱着眉,沉:“如此看,同盟会不是铁板一块。不过,两则通电都没有的署名,却也不知是否是他人假冒同盟会的名义。”

“百山啊,这电报你派个人送来不就行了,怎么亲自跑一趟?”

没等那些纸片完全落地,名参谋骑赶来,到了堤下翻,又拿来一封电报。

这是一封通电,同盟会拍,在通电里同盟会声明共和军之行动并不能代表南方革命派,同盟会也不会为共和军单方面行动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对于蕲州事变,同盟会主张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同时提醒国民不要抵制日货,以免招致外国武力报复。

赵北嘴角带微笑,将电报转吴振汉,说:“又是一封同盟会的通电,不过这一次却是在咱们共和军,跟上一封电报完全是两个立场。”

吴振汉的担心不是没有理,这两天来,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革命逐渐从武昌转移到了黄州和蕲州,叫嚷着要与日本决战,可要真的全面开打,中国的赢面只怕连一成都不到,那些血青年或许可以说是阅历欠缺、不懂军事,可是这位总司令却也为何显得如此卤莽?安庆义、兵变黄泥港、九江易帜、湖北光复,革命路上的每一步,总司令走得都是那样的正确,可却在对日本的态度上是如此的让人无法理解,难他真有把握日本不会扩大事态吗?

吴振汉迟着说:“职担心啊,如果同盟会与总司令决裂,咱们军队里那些同盟会的是否会受到影响?”

对“蕲州惨案”的应对措施不仅一步巩固了总司令的权威,也一步提升了总司令在激革命势力中的威望,或许,这是一个整顿队的好机会,那些级军官必须认真考虑一下何去何从了。

赵北向一名参谋述了命令。现在这时候。他确实没有太多心思去琢磨汤乡茗地心思。汤舰队投奔共和军最好。即使投奔不成。他也不会太过遗憾。毕竟。养海军是一件奢侈地事。仅仅是“海琛”号地维护费用就让总司令疼不已。更别说是一支舰队了。



界的“武装监视”以免将英国人彻底推到日本一下属们毫无办法,只能睁睁看着队里的反日情绪持续酵,看着越来越多的反日报纸在湖北境内公开行,谁也不知这场由日本人自己挑起的反日运动会走向何,更猜不到总司令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如果说是为了唤醒民众的话,未免太过冒险了些。

虽然级将领中的分人并不赞同这唤醒民众的方式,但总司令的威信是不可质疑的,毕竟,这是军队,不是茶馆,下级服从上级是铁律,这是共和军的信条,也是战斗力的保证,没人胆敢向铁律起挑战,更何况,基层官兵定的站在总司令一边,誓与侵略血战到底,甚至还自行起了“对日作战请愿”活动这当然是时政宣讲员的功劳。

为此,吴振汉不止一次的委婉劝告总司令,希望他能见好就收,不要彻底激怒日本人和英国人,就连远在四川的蒋方震、蓝天蔚也拍来电报劝说,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言没有起到效果,赵北依然我行我素,所的唯一让步只是解除了对汉

见总司令问,吴振汉无奈的叹了气,从袋里又摸张电报,说:“看了这封电报,你就明白了。”

望着那些随风扬的纸片,吴振汉仔细品味着总司令的话。

赵北接过电报,扫了几,随即淡淡一笑,说:“不就是同盟会的通电么?他们跟咱们划清界限,那最好不过。”

“这个你大可放心,基层军官里已经没有同盟会的人,级军官中虽然有一些,但是此时此刻,他们也不会决定脑袋。再说了,在州问题上,我是有分寸的,洋人说我是狂人,只是看到了表面,并没有看到我的实质。”

赵北将那电报纸撕了,将手一扬,纸片随风飞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