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213章 川中盐都
竹扎成的牌楼高高的伫立在码tou上,上面飘着些hua意,正中的位置是一块楠木金匾,上面写着八个斗大的正楷字:与民更始,共和万岁。****
牌楼下几tou舞狮正卖力的摇tou晃脑,舞狮人踏着鼓点迈着虎步,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个个jing1神抖擞,扎在腰间的力士带垂下二尺多长,几乎搭在了小tui上,随着步子晃来晃去,格外惹yan。
呐唱,锣鼓敲,旁边还有几个挂着细腰鼓的土人凑热闹,小小的码tou仿佛成了庙会,人挨着人,肩并着肩,都仰起脖子向那河dao上望去,不自觉的向前挪动脚步,若不是维持秩序的衙役、兵丁还算称职的话,恐怕已有不少人在河里游泳了。
喧天的鼓乐声中,一支长长的船队驶了过来,打tou的是一艘冒着黑烟的小lun船,后面拖带着一艘古香古se的木船,小火lun在距离码tou不远的地方抛了锚,水手解开缆绳,几十个壮汉喊着号子撑起长长的篙杆,将那艘木船靠上了码tou。
在码tou等候已久的百姓如同xie洪一般向前涌去,冲击着那单薄的警戒线,几个兵丁差点就被挤下了河,情急之下不得不挥舞手里的木bang、枪托,没tou没脑的向百姓招呼,这才制止了百姓的冲动。
能不冲动么?那船可不是普通的民船,那是正儿八经的官船,叫zuo“ma门船”朱漆乌篷,船舷yang桥cha着高脚牌座,船篷之上有桅,桅上有斗,官老爷们的大堂官衔就悬挂在那上tou,平时chu行前呼后拥,均有扒船护卫,气派非凡威十足。前清时候虽说这zhong官船随chu1可见,但像四川总督乘坐的ma门船却很少见到,尤其是在这川南一带,也难怪百姓们都要来瞧个热闹了。
不过现在的那艘官船已有了往日的官威上不仅没cha高脚牌座,那桅斗里也没挂官衔,只在桅杆ding端挂了面红旗书四个金光大字:铁血共和。
这是共和军军旗,而这艘木船里的乘客也是共和军的高官,码tou上负责维持秩序的兵丁也全bu都是共和军的士兵。
这里是富顺县,jin挨着被称为“中”的沱江因为盛产井盐,富甲一方,向来便是川南一带数得着的富裕大县,过去曾有“金为,银富顺”的说法,光绪二十四年自liu井现盐崖井后“金为”的说法就过时了“银富顺”也随之摇shen一变了“金富顺”因为自liu井就属富顺县guan辖利也归其分run,西边的荣县虽不及富顺之富也是川中盐都,那里的贡井盐也是远近闻名,富顺、荣县也因此被合称为“富荣场”盐商靡集,银号遍地,风气浮华,号称“川中扬州”
清末盐税占了财政收大宗,在四川更是如此,如光绪二十七年,四川一省全年岁入一千七百万两库平银,而其中的盐税一项即达六百万两,这六百万两白银中来自富顺、荣县的盐税就占了九成,由此即可看chu富荣场地位之重要,也难怪四川总督要在此地摆下重兵,为的就是控制四川财源。
自共和军誓师西征以来。这富顺、荣县一带就成了一座大兵营。为了筹集军费。四川总督赵尔巽疯狂搜刮。mei其名曰“助饷平寇”不仅提高了盐税。而且大肆兜售dingdai。这富顺盐商几乎是一夜之间人人都dai上了官帽。最低也是个四品dao员。白huahua地银子送chu去。红彤彤地dingdai捧回府。官府就是这么宰割草民地。不捐官还不行。那叫“附逆”杀tou抄家不han糊。在这一点上。官府一向很有效率。
官府地榨还只是一方面。更让盐商们tou疼地是。那满街横冲直撞地大清兵勇一点也不比那些官老爷逊se。他们卖不了官。但可以“卖”洋枪。三五成群往盐商铺面里一坐。什么“老tao筒”、“十三推”、“ma利匣”、“单响mao丝”这些快枪往柜台上一撂。只一句“买不买?”便可将掌柜吓得魂飞天外。买是不成地。没有官照就是私藏兵械。视同于土匪。不买更不行。谁都知dao当兵地火大。一个不小心枪走了火。倒霉地可就是盐商。于是。只能好说好商量。每个兵丁几两银子打chu去。也算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