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0章各有所(2/3)

袁世凯的话倒也脆,不过这颠倒黑白的本事也让宋教仁长了见识。

宋教仁打开天窗说亮话,现在南北双方明明已经剑弩张,可是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仍然在持“军事演习”的说法,这怪异景象不仅让中国百姓大开界,就连外国人也颇惊讶,不知双方会不会不宣而战。

但是这联合的前提是南北不打仗,如果因为国会选举的事情而导致一场大规模内战的话,是违背宋教仁和他的追随者们一直追求的那行。宪政神的,如果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政治上的分歧的话,那么要国会何用?要联合阵线何用?宪政,讲究的就是一个协商、妥协,通过议会上的角之争来避免战场上的你死我活。

或许是见宋教仁没有橱,袁世凯淡淡一笑,请宋教仁陪着他上了辆总统府的四车,向南海居仁堂行去。

“此次大总统派遣北洋军大举南下。据说是为了演习,不过依宋某之见,此次北洋军南下,似乎还另有意吧?”

“自从革命以来,南方各地匪情严重,此次北洋军南下,演习固然是目的之一,然则顺便扫各地土匪,却也是另一目的。昨日传来战报。许州、洛一带的土匪已被肃清。当地百姓夹迎官军“簟壶浆,却也不是虚言,这些地方的百姓可是被土匪祸害得不轻。”

正在与袁世凯行秘密磋商,准备卖联合阵线,虽然这些消息属于空来风。而且也被赵北严辞否认,但是联合阵线里的“宪政派

何况,无论这场战争是北方获胜还是南方获胜,都将威胁到宪政目标,北方胜利,则北洋势力将变得不可遏制,那就本没有宋教仁这帮宪政派的立足之地了,如果南方胜利。那么,赵北赵总司令的威望将达到一个更,而他手里的军事力量也将更为大,那么谁能制约他呢?在军事上获得胜利之后,赵北还会将国会放在里么?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成为另一个袁世凯?毕竟,人都是有野心的,这个野心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而对利益的追求正是人类的天之一。

许州是奋会豫南军事委员会驻的。洛郊区驻扎着同盟会员刘镇华的队,这都是联合阵线的地盘。现在北洋军打着剿匪的名义驻,这就是说,北洋或许已找好了开战借,那就是“剿匪”

代责们心里还是有些惴惴的。政界、官场上混的人,是傻,依靠实力派的同时就得好被实力派卖的准备,当初选举赵北为联合阵线委员长的时候,联合阵线也是了被赵北卖的准备的。

无奈,宋教仁无奈,他的同志们也无奈,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军事人的时代,对于手无寸铁的宪政派来讲,他们只能在不同的实力派之间玩平衡游戏,在夹中将宪政理念国民的思想之中,期待着若年后国民意识的觉醒。

到了居仁堂,袁世凯与宋教仁并列坐了上前,两人的手下随员分列左右落座,双方先是客了一番,很快就转正题,就南北局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所以,宋教仁到了北京,见到了袁世凯,想以自己的努力挽回局面。避免南北内战,也避免国会成为战争胜利者手里的橡图章。

居仁堂是袁世凯接见外国使节、主持国务会议的地方,在这里与宋教仁会谈,他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尊重宋教仁现在的地位,并不因为南北军队的调动和对峙而轻视了这位同盟会元老。

袁世凯的北洋集团是实力派,他崇拜的是军政,所以,联合阵线才不得不将袁世凯作为主要敌人,并团结上共和军实力派集团,共同遏制北洋势力的膨胀。

所以,在宋教仁等宪政派议员看来,如果能够避免南北大打手的话。或许可以在国会的事情上对袁世凯些让步,无论如何先维持住这南北之间的平衡局面,不使任何一方通过战争的胜利坐大,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哪怕只是很小的作用。

赵北固然是革命党人,而且也是已故领袖陶成章推举的政治联盟党魁候选人,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赵北是个人,一个有着雄厚军事力量的军事人,他不是圣人,他也有缺

看起来,有必要将联合阵线最后的和谈条件亮来了,而这个条件是宋教仁与张寒、黎元洪、黄兴等人商议

当然,他们同时也好了抛弃赵北的准备,不然的话,也不会持将委员长的任期从五年改为两年了,对于联合阵线里的宪政派来说,赵委员长就是一个过渡人,他的主要使命是将联合阵线送国会,占领国会,而这之后,就到宪政派们来主了,毕竟,他们想要的就是宪政,而不是“军政”或者“刮政”他们要自己主,而不是让实力派替自己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