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1章补救措施上(3/3)

有一个政府官员来迎接他们,这让朱尔典有些尴尬。

“很抱歉,贵国中枢政府在礼节方面似乎有些欠缺。”

朱尔典向宋教仁歉意的一笑,特意在“中枢政府”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这言下之意也很清楚,那就是,无论这一仗北洋败得如何惨,袁世凯始终是这个政府的大总统。他就代表着中枢权威,至于宋教仁,只是一个地方实力派的谈判代表,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北洋平起平坐的。

“公使先生,您的话说得有些不妥。现在国会选举虽然结束,但是正式大总统的选举荐未举行,正式内阁也没有组建,所以,这“中枢政府。一词不太严谨,还是称为“看守政府。较为妥当。”

宋教仁也是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纠正了一下对方的观点,这话里的意思也是很明白的,对于袁世凯的“中枢”地位,联合阵线有些异议。至于袁世凯这个临时大总统到底是否是一个过渡人物,这还需要看此次和谈的结果而定。

朱尔典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人打嘴仗,他也没什么心情纠缠这个问题。南北之间谁胜谁负,现在已经很清楚了,豫南一战,北洋第二军全军覆没,北洋政府固然受到强烈震撼。那远在欧渊的英国政府也同样对此震惊不已,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袁世凯的北洋军竟如此不堪一击,更让英国政府忧虑的是,根据英国在德国的潜伏间谍报告,德国汉堡港的两艘满载军火的远洋货轮在前天起钴。目的地是中国杭州,这正是在豫南战役结束之后,这绝不是巧合。显然。通过这一仗,德国政府意识到了联合阵线的潜在利用价值,决定对联合阵线加大援助力度,如果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持,联合阵线肯定会将不堪一击的北洋集团一脚踢下中国的政治舞台,而这绝不是英国政府愿意看到的。

英国绝不允许远东出现一个亲德政权,那会影响到英国的远东乃至世界战略,所以,英国政府必须想办法阻止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倒台,至少在英国物色到更合适的代理人之前,北洋政府不能倒下。

于是,朱尔典就开始为南北和谈奔走,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维持摇摇欲坠的袁世凯政府。

但是要想让袁世凯接受和谈建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袁世凯的朋友,朱尔典非常清楚现在袁世凯的愤怒,自从冯国璋的北洋第二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总统府。袁世凯就暴跳如雷,召集一帮小站新军亲信,接连开会,扬言“御驾亲征”要把这北洋的面子给抢回来。要继续跟联合阵线作战到底。

作战到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不在于北洋没有足够的部队。也不在于没有足够的军饷和弹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袁世凯继续跟南方实力派进行战争的话,将对英国的远东战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英国在远东的战略就是平衡战略。英国与日本结盟是为了平衡俄国力量,英国与俄国结盟也是为了平衡日本力量,同时拉拢日俄两国共同压制德国力量,但是这个平衡战略的前提条件是中国的局势不发生剧烈变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