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七章汉kou车站(2/2)

“谕尔兵,仔细听:家贫,国难见忠臣。朝廷厘借洋债,不惜重饷养兵。一兵吃穿百多两,七品县令也不如;惜不为国力,天地鬼神必不容。自古将相多行伍,他日衣锦还乡荣。…”

其实只要消息稍微灵通一些,就知,前些日,九江的革命军已从江西杀过来了,这几日“腥闻”一则一则传到武昌,蕲州“陷贼”黄州“陷贼”“某总兵殉国”“某台罹难”“某人附贼”…惊得这湖广上下的朝廷官员心惊,寝不安。看到那些官老爷们惶惶不可终日,百姓们压抑了多时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虽然没人敢在嘴上说,但心里都望着革命军能早日杀来,还这中原锦绣江山一个朗朗乾坤。

津卫冷多了,可别跑错地方,到了东北了吧?”

“是,是。”监工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只得哈腰。等那军官丢了他的耳朵,这才挥舞鞭,指挥那些苦力拉开车厢,搬运货

本来,武昌江面停泊着不少炮舰,但前些日安庆兵变,那些炮舰多数奉命东,增援安庆清军,现在的武昌江面上,只剩下两条小驳船,临时装上大炮,充当炮舰使用,但对其战斗力,谁也没有信心。

“北洋军!北洋军!”

众人正忙碌时,那些车厢里的士兵已纷纷下车,在站台上列队,随后便开车站,等车站的那位洋人站长带着二赶来的时候,站台上就只剩下几个军官和一些放哨的士兵还站在那里了。

由于参加太湖秋的新军一万多人起义,现在的湖北新军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而据外国炮舰传来的消息,那自称“共和军”的九江革命军拥有至少五万人,而且士气旺盛,斗志昂,又一路招降纳叛“贼势甚炽”指望着那些巡防营,本挡不住他们,革命军一来,巡防营不是“附贼”便是缴械,一时之间,这满清王朝在湖北的军事统治竟有土崩瓦解之势。

“这,这,这,还有这,这几节车厢都装的军火,小心卸下来,放在站台上。若有闪失,军前正法!”那军官拉着监工的耳朵,指着挂在最后的几节车厢说



“**!这是南边,冬天又又冷,可不比咱北边,那是冷。这雾大的,都瞧不见站台了。”

由于担心留在武昌的湖北新军残余队再次发动起义,湖广总督已将这支很不可靠的队调到了城外,并将其建制打散,改以巡防营守城,原本驻守荆州的五千多名八旗兵已于昨日开武昌,在城墙上架起大炮,防守省垣,带队的荆州将军恩存放豪言,誓与武昌共存亡。

火车站的军人们开始唱歌,歌词浅显易懂,琅琅上

一些见识广的苦力立刻从那军帽上的镶边认了这支军队的份,不需旁人提醒,众人便纷纷闪在一边,拢着袖互相咬着耳朵说话,纷纷猜测这支原本驻扎在北方的军队为何要到这汉来。

“袁保的北洋军!”

这几日粮价也飞涨了不少,革命军近一步,粮价便往上抬上一抬,武汉三镇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不少有钱人家已纷纷拖家带逃到乡下和租界躲避战火去了,只有苦哈哈们还在这里挣扎求生,无论是否打仗,这饭钱总是得靠自己去挣的。

苦力们惊讶的发现,这些闷罐车厢里装的本就不是普通货,而是一个个的大活人,而且都穿着军装,手里提着步枪,不少人的后背还靠着一个大背包,背包上卷着毯,式样与那租界里的日本兵完全一样。

苦力们愣在一边,那监工也傻了,不知自己该不该促苦力们上前搬“货”正转着发呆时,耳朵一,已被一个军官提着耳朵拽到一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