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孝女献蝶衣变报亲仇(6/7)

引起此祸,圣上已经杀奸相及降旨免贡一年,可是,难以确定会平安无事。”

“唉!外有敌寇,内有水家庄行凶,唉!”

“古兄,吾不管江湖事,圣上亦不顾介入此事,不过,吾倒希望你劝江湖人物以邦兴国重,勿再私斗。”

“唉!小弟人徽言轻呀!”

“尽其在我吧!”

“听说桃源山伤亡颇重,郑兄是否知情?”

“据他们向县衙报告,死二万三干六百余人,伤五千七百余人。”

“啊!几乎全部牺牲啦!”

“佩服!不过,他们杀了十三余万人,始能逼退蛮子哩!”

“佩服,小弟可否陪郑兄去见他们?”

“好呀!吾正好可以托你保护哩!”

“言重矣!敬郑兄。”

两人立即取用着。

红姑忖道:“桃源山哪会有三万名江湖人物呢?他们又怎会为朝廷去杀蛮子呢?我还跟去瞧瞧吧!”

原来,红姑的故乡就是在桃源山,在她背叛蛇姬之后,她的亲人便完全被杀光,可是,她仍然怀念故乡。

用膳之后,她一见那两人一起搭车离去,另有八人搭两部马车随行,那八人分明是便衣护卫人员。

她立即促车遥跟于后方。

沿途无事,七天之后,她们已在午后来到桃源山下附近,返乡情怯的红姑,不由内心激动不已!

她在村口下车之后,便默默行去。

不久,她瞧见荒草半人高的旧址,原先华丽的庄院如今已成平地,而且完全被野草盖得不见人影。

她连连吸气,方始跟去。

不久,她已瞧见山上的景物,她不由双目一亮。

因为,原本满山的挑林已经不见,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的二层楼木屋以及井然有序的梯田,她不由一征!

立见山口处有座牌搂写着金字道:“丹心照汗青,英雄好汉居”横牌便是“姚源忠义庄”

只见两名青年快步来到牌楼前,郑姓中年人一吩咐,便有一人上前低语数句,一名青年立即匆匆掠上山。

另外那名青年则引导他们沿山阶行去。

红姑使站在原处遥望着。

不久,三名老者带著六十五人先行迎夹,接著便是人影掠闪,山上之人员已经纷纷集合。

这三名老人正是金武口中之“三义”他们分别名为史义、胡义及李义,他们皆同名,便结拜为“三义”

却见他们分别断臂或失耳或失目,不过,他们仍然挺胸而来,并不因为身体残废而失了自信心。

因为,他们正是为朝廷及百姓而受伤呀!

郑姓中年人立即低声道:“在下礼部侍郎郑迁。”

“参见大人!”

“免礼,请开密旨。”

说著,他立即由凄内掏出一卷黄吊递出。

胡义一接阅,立即递给二位拜弟。

不久,三入互视一眼,立听胡义道:“恕草民违命,草民只知尽心尽力,不敢求封禄,更不敢见圣上。”

“老英雄客气矣!请务必帮忙,俾本官缴旨。”

“草民心意已决。”

倏听隐在人群之金三传声道:“胡兄不妨请朝廷追封死者,朝廷既可对百姓交代,更有台阶下。”

郑大人忙道:“老英雄成全本官的辛劳吧!”

“大人,草民斗胆有个建议。”

“请说!”

“请朝廷追封死者之忠勇。”

“这…好,可否赐交死者名册。”

“请稍候!”

没多久,一名中年人已经捧来九本名册。

郑大人立即吩咐下人收妥。

郑大人又客套一阵子,方始离去。

金三立即和三义及二十名重要干部重返忠义厅,立见胡义道:“金兄研判朝廷会出面,如今已应验,高明!”

“不敢当,各位,此次苦非大家拚死退敌,中原如今已经涂炭,咱们是保国卫民,不是贪官求利。”

“是!”“蛮番虽退,随时会再来犯,吾正在和各派联络,企盼各位好生养息,俾再为国为民效一份力。”

“是!听说金兄已顶让金矿,是吗?”

“不错,吾必须对死者之家人有所交代。”

“唉!金兄才是大英雄。”

“不敢当,吾尚需办件私事,告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