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 九 章
固然,参加复社有不少好chu1,但结党成社,自画界线,也有很多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莫名其妙地树立不少无形的敌人,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个例子。
只因为跟几个东林的朝中同僚谈得来一点,却并没有真正地属于东林一党,却也受了波及,被非东林党人从hubu尚书的任上挤了下来。
幸好旧日的门生僚属中有几个是掌着兵权的一方统帅,对方不敢过分的挤迫,还能够全shen而退,优游林下,否则恐怕连老命也保不住。
这次南来应试,父亲就告诉过他,要他慎重言行,表现不可太张狂,不可锋芒太lou,不可过份自炫,成为大家注意的目标,那样子很难保持超然的地位。
父亲并没有声明白己不是东林党人,因为到了那个境地,否认也没有用了,东林党人虽多清liu名士,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属于有气节、有cao2守的读书人,颇受尊敬。
但是,他们太猖狂了,得志时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对皇亲国戚、勋爵世臣,从不假以辞se,使得朝中竟分成了东林与非东林两派。
这zhong现象太可怕了。
东林派等于是向所有的非我同类者为敌,不guan东林的实力多qiang大,也没有不垮的,尤其是跟权势显赫的九千岁魏忠贤,弄成势不两立,不是自连其祸吗?
侯恂在辞官返里后默默无所事事,图了个安静,魏忠贤垮了台,东林势力复起,他也没有再要求chu山,宦海沉浮,他已经历够了,在家中读书、课子、奉母,未尝不是人生一乐事。
但侯恂也没有以东林派人自居。
朝宗在闲谈中,对父亲的心事极为了解,甚至对目前的朝政大局也有点了解。
侯恂不肯复chu,主要是为了太了解那位皇帝,他知dao崇祯帝优柔寡断,却又刚愎自用。
而且他又绝对地自负聪明一世,不但贵为天子,亦为天之骄,那一个臣子都不会比他qiang,比他能干。
在这样一个皇帝手里,就很难zuo事,官越大越为难,除非你表现得浑浑噩噩,整日地尸位素餐,否则很难安其位的。
他是前皇熹宗的嫡弟,以弟继兄位,登基时已经看清了朝廷的局势,所以在登位后,先是把太过于张狂跋扈的几个权贵大臣次第扳倒,使得手握大权的魏忠贤孤立,然后才开始对付魏忠贤,迫得魏忠贤在押赴凤yang的路上自缢而死,再将崔呈秀在苏州斩首,圣夫人客氏赐死,把秽luangong廷的jian党一扫而空。
昔日蒙冤的人得以平反了,普天同歌颂圣,shen庆得主,但是一二shen居高位的大臣们却看得chu,皇帝并没有把东林的人置于高位要津,表示他的jing1明,他不容许那一方面的人独居朝政,更有甚至,他把军机jiao由一些不懂得军事的糊涂dan去guan理。
这些人只知dao积压军饷,jing1细地打算盘he发军需以牵制将帅们的坐大,而且相邻的兵镇总督,必定调派一些素来不和的人去,免得他们勾结。
在这样的皇帝手下zuo事实在很不容易,侯老先生shen以为戒,自己是不chu来了,叫儿子立shenchu1地,也要十分的谨慎,最好不要沾上那一边。
现在是东林的人又起来的时候,但是非东林的人也没有全垮台,当有一天,皇帝认为东林党人太过于嚣张,不把皇帝放在yan中时,他又会重用另一批人来打击东林了,在朝廷中永远保持了两zhong立场的均势,皇帝才能一手加以控制。
要想在朝廷上立足,最好是不属于那一边,但是又能跟两方面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关系与适当的距离。
侯老先生并没有明确地告诉儿子应该如何zuo,但是却对未来的朝廷作了个分析,那也是个间接的暗示。
朝宗是个很聪明的人,自然明白了,所以他来到了留都,并没有避开那些东林的人,别人说他的父亲是东林前辈,他也不反对,而且,他跟复社的人也chu1得很好,却一直没有表示要参加复社。
昨天,他对复社中言语最为激烈的吴次尾提chu了批评,这是权术的一zhong巧妙运用,万没想到,别人却早已将他列为复社的中jian了。
就跟他父亲被列为东林党人一样,这是无法否认,也无以推脱的事。
朝宗觉得赶快离去是对的了,他必须要冷一冷,使大家把他与复社的关系,不再看得那么密切。
香君却不知dao他的心事,见他正在发呆,还以为他是舍不得离去,轻叹一声dao:“侯公子,你这突然一走,实在太令人惋惜了,否则复社在你的领导下,必然能有一番更好的作为的。”
朝宗dao:“复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