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张旗鼓的胡来。见纪异如此作为,不由害了怕。仗着自己地熟望重,又会一身武艺,一个人足可对付;真遇劲敌,再回来喊了纪异前去相助,也还不迟。因此稍生一点的地方,便不再许纪异同往。纪异虽然不愿,一则不敢违命;二则自从闹过白蚁之后,每次出门日子一久,便不甚放心,怕有别的虫豸之类毁伤母墓,每一想到,总恨不能插翅归省。尤其那一群银燕,纪异走到哪里,都飞在空中跟着,万一墓上又有白蚁之祸,那还了得。心中虽想跟着外祖父出去跑,事实上却有许多碍难。再经纪光再三劝说禁止,也就罢了。于是纪光老是独行独往,留下纪异看家守墓。
纪异闲来无事,除了把纪光所教的经书和武功一一温习苦练外,不是带了一群银燕在湖中打桨为乐,便是上山行猎,下水摸鱼。纪光每次出门,至多不过一二月光景。祖孙二人除了眼巴巴盼着九年之期快到外,日子过得甚是安乐。
当纪光第一次在江边榴花姊妹茶棚中救人的头一天,纪异因纪光新从远地回家,这次出门只在近处与人送货,至多不过两三天耽搁,想给外祖弄点素常喜吃的好菜,便往附近一座悬崖叫做墨蜂坪的去捉两只活的山鸡。好在沙洲四面环水,人兽俱难飞渡,便将门反扣。带了一把腰刀和两样暗器,也不坐那小船,先把上下衣脱下来,照往常往空中一扔,便有两只为首的大银燕飞过来,用爪抓住。然后口衔着刀和暗器,泅过湖去。
到了对岸,将手一招,接过银燕所抓的衣服,重新穿在身上。一声长啸,拔步往前跑。
那两只为首的大银燕便领了那一群雪羽,约数百只,纷纷升起天空,摆成一个大圆阵,随定纪异前进。银光闪闪,映日生辉,衬着朱目碧睛,真是好看已极。
纪异脚步如飞,不一会,眼看快到墨蜂坪。纪异又是一声长啸,将手朝四外天空一阵乱指,又朝天比画了一个大圆圈。那些异鸟也真灵慧,只听为首二鸟声如驾鸣般吟啸了两声,鸟群立时上升云空,分散成了两个单行,分左右朝前抄去。纪异还未到坪上,那些银燕前端已由分而合,每只相隔丈许,成了一个里许方圆的燕阵,将墨蜂坪那一块地方团团围住。各在空中停着,只将两翼招展,不往前飞。远远望去好似天上星光集成的一圈银虹,煞是奇观。
纪异自从驯养练好这些异鸟,除有时成心和鸟兽力搏逗弄外,打起野味来,先将燕阵排成,然后随意指挥。那些异鸟便照他吩咐,凭着铁喙钢爪凌空下击,要多要少悉凭意旨,休说像山鸡一类的飞禽,便虎豹豺狼这些猛恶的野兽,也非敌手。可是纪异从不贪多,只要够食用便罢。这次一则想捉两只活山鸡回去,祖孙二人下酒,二则想腌腊些来过冬:故此先将燕阵排成,从空中包围上去,以便挑肥的捉。
那墨蜂坪僻处万山丛莽之中,乃一块数十亩方圆的平地,地上芳草芋绵,四外崇冈围绕,溪流索带,繁花如锦,掩映生辉,端的是一个好所在。那里不但山鸡甚多,还有一种墨蜂,酿出一种紫蜜,为补阴圣药。以前无人去过,自被纪光祖孙发现,才取了这墨蜂坪的地名。
近坪一带路虽险峨,纪异仗着身轻力健,穿行树抄,纵跃如飞,不一会已到坪上。
如照往时,那些山鸡大都三两为群,不是蹲伏地上,便是临流照影,绕着光平的崖石。
山鸡一见人来,必定惊飞而起。纪异如今懒得亲身捕捉,只须拣定两个肥的,口中长啸,将手一指,空中银燕自会分出一二个追将下来,用鸟爪将它们抓住,甚为省力。可今日坪上山鸡俱不知何往,一只形影俱无。纪异并未在意,便往坪侧一片树林之中搜索。这林中也有一片小空地,尽是细沙,山鸡时常在此孵卵,纪异以为至不济总要遇上几个。
进入林中一看,地上落英缤纷,卵巢甚多,要寻山鸡,仍是一只没有。正在失望奇怪,忽听那个为首的银燕连声吟啸。知有发现,连忙纵出林来看时,并不见山鸡踪影。两只大银燕已由空中朝自己飞来,转眼落下。纪异将两只精铁也似的臂膀往腰间一叉,两燕便集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