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重活一次、从头来过,他还是会再做一次的。
而且,至少到现在,他还没死。
他还没死,他只在逃。
他逃出京师,逃到洛阳,逃到扬州,逃过黑龙江,逃到吐鲁蕃,买舟出海,隐姓埋名,逃上高山,逃入深谷,如是者逃了三年。
整整三年。
三年岁月不寻常。
光阴荏苒,就算十年也只是弹指而过,但在逃之中的一千个日子里,风声鹤唳,杯弓蛇影,吃尽苦中苦,尚有苦上苦,那种岁月不是人过的。
更不是未曾逃亡过的人所能想像的。
——为了不露痕迹,就连一身绝艺,也不敢施展。
——为了忍辱负重,空有绝世之才,却受宵小之辈恣意折辱讪笑。
——为了真人不露相,以至天下虽大,无可容身,恓恓惶惶、席不暇暖。
就这样空负大志、忍辱偷生地活了三年。
——这是为了什么?
这都不过是王小石自找的。
——是他手上一颗石子所惹的祸。
是他一念之间所做下的事。
对一个在逃亡的人而言:逃亡本身还不是最苦的,究竟何时才能结束这无涯的逃亡岁月、恢复一个自由自在之身呢?这答案可能永不出现,这才是逃亡最令人绝望之处。
这使得受尽风霜的王小石,作下了一个决定。
——返京!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最好是观察他倒霉的时候:是不是仍奋发向上;是不是仍持志不懈;是不是在落难时仍然有气势、有气派、有气度、有气节?
失败正是考验英雄的最好时机。
王小石虽然因为危机四伏,不敢再像以前率性而为、任侠而行,但在他狼迹天涯约三载春秋里,还是去了不少地方、学了不少事情、做了不少功德、结识了不少江湖上的英雄豪杰。
英雄莫问出处,要交真心朋友,正是应在一无所有时。这时候所交的朋友,多半都可以共患难、同闯荡的。至少,你没权我没势的,除了以心相交,彼此都一无所图。
王小石几乎每逃到一个地方,他都在那儿建立了他的友谊,增长了他的识见,以及扩大了他自己的关系。
——这难保不是王小石日后的本钱。
所以,有人曾问过:要是王小石不逃亡,他会是怎么一个样子?
——答案很可能是一句话:
英雄都是在折磨历难中熬出来的。
人在危难中,有一件事是切切要避免的:那就是不可以怀忧丧志。
人在成熟里,不妨杞人忧天,但在生死关头里,却不可灰心丧志。
王小石既然要逃,就不放弃。
——不肯放弃他的生命。
——他的生命是他的。
他要活下去。
要活下去就得要坚强、坚定、坚忍、坚持。
他记得诸葛先生一见着他,就问过他类似的问题,他也肯定地作了答复。
——大凡人为之事,无论争强斗胜,游戏赌博,必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法则必有打破规矩法则的方法和人。
——不破不立,是庸才也。能破只能称雄,要能立才能成大器。人要可破可立才能算人杰,而到最后还是回到无破无立,这才是圆融的境地,同时也自成一个规矩,直至其他的人来打破这个规矩。
——有时候,要部署杀局,少不免要用一两子冲锋陷阵,声东击西,去吸引敌方注意,才能伏下妙着。
——棋局里有极高明的一着,那就是到了重大关头,不惜弃子。
——真正的大移大动,大起大落,反而是极静的,一如星移斗转、日升月落,无不在动,但却能令人恍然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