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2/2)

②袁崇焕奏章中说满桂“意气骄矜,谩骂僚属,恐坏封疆大计,乞移之别镇,以关外事权归率教。”

袁崇焕也不是一味的蛮,有时也有他机灵的一面。他对魏忠贤派去监视他的两名特务太监敷衍得很好。当年冬天,他带同赵率教以及两名特务太监刘应坤、纪用,兴办防御工事及屯田,渐渐又再收复了第所放弃的土地。

①《明史·满桂传》:“桂椎鲁甚,然忠勇绝,不好声,与士卒同甘苦。”《明史·赵率教传》:“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并称良将。二人既殁,益无能办东事者。”

焕已不属辽东经略了。

所统带的队无力打野战,作为主帅,自然棘手。但训练一支善打野战的劲旅,非一朝一夕之功,那是无可奈何的;而对于势所必至的朝臣忌功中伤,更是无可奈何,只有盼望皇帝和大臣们能加以照顾了。

在这时候,袁崇焕上了一奏章,提守辽的基本战略,这奏章有很大的重要。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击。他最担心的事,是立了功劳之后,敌人必定要使反间计,散播谣言,而本国必定有人妒忌毁谤③。

③《明史·袁崇焕传》引述他的奏章:“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屯,可渐减海运。大要清野以为,乘间击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自古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

知明军的战斗力不如清军,野战不利,只有用己之长,所以提了战术的基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城、用大炮一策。”

袁崇焕毕竟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冷静下来之后,知是自己的不对,于是上奏请再用满桂。朝廷当然批准,派满桂兼统关内外兵,赐尚方剑。王之臣和袁崇焕是文官,等于现在的政委;满桂是武将,是队司令。武将受文官指挥。幸亏袁崇焕不持错误,否则二次宁远大战,就不能得到满桂这样的大将来主持城防。

他在奏章中将这两名太监的功劳嘘了一番,所以魏忠贤和刘应坤、纪用三人都得到了封赏。刘、纪二人似乎也不是坏太监,并没有对袁崇焕掣肘阻挠,后来宁锦大战,刘应坤在宁远上城督战,纪用在锦州上城督战,都勇敢得很。大概二人为袁崇焕的忠勇所召,也变得忠勇起来。可见也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坏人,主要还在领导者如何领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